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建构“为了教育的教育学”

2016年04月15日 09:54:53  來源:凤凰网

福建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黄旭——

教育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是人类自我完善的阶梯。教育学作为关于人类教育的学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关注人性本身的升华。本书基于本体论的视角,从人性的立场,对教育的意蕴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多角度对于“教育的意蕴”进行阐释,对于“教育学的想象”进行呈现,力求将“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相统一,其目的在于丰富人们对于教育以及教育学的认识,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维。

教育学是关于教育的学问。什么是教育?教育何以可能?这是教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王建华撰写的《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紧紧围绕这两个基本问题,基于本体论的视角,从人性的立场出发,对于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为了教育的教育学”这一时代命题。如作者所言:“那些不触及人性,不能改善人的活动不能称之为教育,而只能称之为教学或训练。那些不涉及教育本身而只是探讨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也不能称之为教育研究。真正的教育首先要有人的概念,其次引导人区分善与恶,最终让人成为人。真正的教育研究首先要关照教育本身而不只是教育的条件。”

康德曾言:人是教育的产物,教育是人的教育。透视现代教育,人性之于教育的基础地位与根本价值被故意悬置,教育的条件控制了教育本身,教育的目的与教育的工具异位。结果是,专业化和社会化成为现代教育的两翼,能称之为人的教育或好的教育的教育近乎阙无。书中作者立足人性的视角,首先重审并论证了作为人的教育的本体意蕴。自20世纪以来,以学校为范本,人的教育的含义被过度窄化,关于学校的规则和制度被误认为教育的规律,教条的规律话语抑制了教育生活的可能性,束缚了人的教育的想象力。以人的自然为逻辑起点,本书上半部围绕人性、道德与教育,分别阐述了以人性为基础,教育何以可能;教育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实践与劳动、工作有何不同;以人性为基础,道德如何教育,道德教育何以可能,如何为教育中的人命名:学者、公民抑或好人?以及在我们时代道德何以平庸、如何建构理想的道德教育等问题。通过论述作者力图表明,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而非专业性的活动,教育的生命在于人的灵魂对于卓越的不懈追求。好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灵魂,使其主动向善,追求美好的生活。好的教育就是要通过张扬人性中的善因,去抑制现实中可能的恶果。充分利用人的自然的向善性,以便在人的可教育性与人的改变的困难性间取得某种平衡。最终,所谓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人的自然,使其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或好人。

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教育学是一门教育之学,本应致力于人类教育的繁荣。但长期以来,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渐偏离了教育本身,沦为教学的技术或某种实用主义的教条。本书后半部分以“教育学的想象”为主题,聚焦于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与高等教育学的关系、教育学的学科规训、教育学的依附与超越,教育学的分裂与统一以及教育学的想象力等基本论题,反思了教育学面临的困境,并试图构建一种基于教育本体论的、为了教育的教育学。作者认为,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于“人”的关注,和谐发展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人的全面发展、人的主体性、主体间性、生命教育、交往理性等已经提到教育日程的顶端,教育学要想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学科市场”上获得发展的契机与学术话语权,必须通过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成功构建起本学科对社会、对人、对教育本身的独特理解,并与其他学科形成合理的科际关系。唯如此,教育学才能逐渐摆脱对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依附”,才能改变被作为“次等学科”的刻板印象。

纵观全书,以人性为逻辑起点,深度反思了现代教育及其教育学的现实困境,从多个视角重新阐述了教育以及教育学的丰富内涵。不仅对教育是什么以及教育如何可能等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刻阐释,也对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提出了独到见解。在理想与现实的双重视域中,作者所关注与强调的是教育作为人类最根本的实践,既要尊重人的自然秩序也要关注人的可塑性;教育学作为关于人类教育的学问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关注人性本身的升华。概言之,教育必须以人的自然为基础,教育学的想象必须植根对于人的教育的可能世界的追寻之中。

总之,本书以人性为出发点,就教育本身而谈教育,又就教育而谈教育学,从多角度对于“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进行呈现,力求将“教育的意蕴”与“教育学的想象”相统一,倡导教育学的想象力,致力建构一种“为了教育的教育学”,通过澄清教育研究的旨趣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