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培育師生具國際視野

2016年05月09日 00:00:00  來源:香港法治网

圖:“中華歷史文化動力”舉辦西安、延安及北京交流團,拜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外事委主任傅瑩(後排左八)

 

【本報綜合報導】大公網53日訊,香港步入知識型經濟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和以往不同,伍淑清一手創立的中華基金中學致力為香港培育具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讓學生和老師瞭解可持續發展概念。伍淑清 強調,絕不忽略公開試所需的語文基礎和數理教育,但認為隨著社會發展,可多給學生機會,在教育上增加更多全球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等元素,讓學生畢業後不致離地。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倡議“體驗式學習”,伍淑清多年前已在校內推動相關的學習方法,近年更積極在學校推動全球意識,將之與體驗式學習結合,例如過去三年伍淑清自掏腰包,先後在學校舉辦芬蘭、日本及德國的學習考察團,讓老師及學生們與當地院校互動,又安排師生和當地的企業、中國駐當地領事等傑出人士接觸交流,擴闊師生視野。她説,“透過外訪交流,希望老師吸收當地的優勢和知識,例如環保、可持續發展、科研等,同時希望學生將所見所聞帶回來向同學推廣,除有助學生全人學習,亦能推進社會發展。”

伍淑清希望為社會提供具前瞻性的教育發展方向,今年四月安排了60名中四學生及七名老師到珠三角交流,走訪深圳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南山垃圾發電廠、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中山大學,希望透過是次活動,令學生加深對通識課程中“現代中國”與“能源科技與環境”的認識。她亦多次安排華大基因顧問、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高級顧問Frederick C. Dubee(杜暉賢)與學生分享經歷。

伍淑清認為,出外考察除可讓學生得益,老師亦能從中獲得學習的機會,“不時有人指老師自畢業後便走入校園教書,與現實社會的發展情況脫節。由於老師在社會擔任作育英才的重要角色,所以學校不斷給予老師機會,培育他們有國際的視野,令他們教學相長,對培育學生有重大幫助。”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