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教育部、國家語委發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

2016年06月12日 14:29:10  來源:中國網

教育部語言文字資訊管理司 田立新司長介紹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有關情況 攝像 (中國網 曾瑞鑫)

【本報訊】據中國網報導,5月31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6)》。這是教育部、國家語委連續第11次向社會發佈年度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同時發佈了我國第一部地方和城市版的《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

2015年,中國語言文字工作以服務國家發展需求為宗旨,以科學規劃“十三五”事業發展為核心,大力推廣和規範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積極推進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資訊化建設,努力建設和諧語言生活,全面提升國家語言能力。中國語言生活豐富多彩,生機勃勃,語言文化交流取得新進展。

一、科學規劃、扎實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建設

科學規劃“十三五”事業發展,以“著眼大局、服務需求、問題導向、突出重點”為原則,根據“戰略性思維、系統性謀劃、創造性操作”的要求,研究制定《國家語言文字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國家語委“十三五”科研規劃》。

扎實推進語言文字工作制度建設。完善國家語委組織架構,提升協調管理能力,增補中宣部、中央網信辦等11個部門為國家語委成員單位,成員單位數增至29個。建立語言文字工作督查制度,會同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語言文字工作督導評估暫行辦法》及評估指標體系,召開全國語言文字督查工作會,並在部分省市開展了試點評估。推動地方各級語委完成對21個二類城市、131個三類城市的評估,使全國通過評估的二類城市達到347個、三類城市達到985個,通過評估率分別達到87.7%和46.8%。研製區域語言文字工作規範化標準,探討建立縣域語言文字工作監測體系,推動社會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向縣鄉、街道、社區延伸。

二、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

開展第18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完成500多萬人次的普通話和漢字應用水準測試,開展聽障人員普通話培訓測試試點工作。繼續研製“國民語言教育大綱”以及中小學生普通話口語能力評價標準,出版《公民語言能力讀本》。舉辦地方語言文字工作管理幹部能力提升培訓班、本科高校語委和語委辦主任培訓班、語言文字工作骨幹校長和園長培訓班。加強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委託相關省區培訓雙語教師近2000人。加強農村骨幹教師語言能力培訓。建設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應用培訓基地,各基地在受託舉辦各類語言文字培訓班的同時,結合各自實際開展多樣化的培訓與宣傳等活動。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保護各民族語言文字”的工作要求,切實加強民族語言文字規範化標準化資訊化建設,全面推進雙語教育,努力傳承民族語言文化,服務於“多元一體、民族和諧”的民族工作大局。

地方語言文字工作特色突出。北京大力推進語言服務,編制我國第一部反映城市語言生活的《北京市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上海聯合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對黃浦區和市文廣影視局的語言文字工作開展執法調研;江蘇出版《江蘇語言資源資料彙編》;黑龍江開展中小學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能力提高巡迴培訓活動;吉林開通“吉林省語言文字”微信公眾號;河北啟動語言文字督查工作;浙江舉辦第三屆大學生漢語口語大賽;湖北舉辦第四屆農村中小學教師普通話大賽等等。

三、推進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和資訊化建設

第三次普通話審音工作進展順利,形成《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修訂稿)》。我國發揮主導作用的國際標準《資訊與文獻─中文羅馬字母拼寫法》修訂全面完成,獲國際標準化組織委員會內部投票全票通過。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範研製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英文譯寫規範研製全面完成,俄、日、朝-韓文譯寫規範研製進展順利。發佈了《漢字應用水準等級及測試大綱》等國家語委規範,《中文拼音辭彙專名部分》《中國語言資源調查手冊漢語方言》《中國方言文化典藏調查手冊》等軟規範。編輯出版《常用語言文字規範手冊》,舉辦8期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培訓班。繼續開展列入“國培計畫”的語言文字規範標準培訓,國家級貧困縣中小學語文學科骨幹教師200餘人受訓。

進一步完善國家語言資源動態流通語料庫等重點資源庫建設。啟動通用漢字全息資料庫建設,推動“教育服務與監管體系資訊化建設國家語言文字資訊管理系統子項目”研發,繼續開展《資訊技術產品語言文字使用管理規定》立法調研。設立了“政府政務新媒體的語言應用與政府效能研究”“語言文字使用規範化智能監測系統研發與應用”等一批語言文字資訊化科研專案。

四、打造文化傳承品牌,啟動語言資源保護工程

第三屆“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第二屆“中國成語大會”和首屆“中國詩詞大會”獲得良好社會反響。加大中華經典資源庫宣傳和建設力度,在中央電視臺和中國教育電視臺播出一期工程成果。全國中小學教師書法和規範漢字書寫研修班、全國中小學書法教師研修班、全國高校書法教師研修班等共培訓師資400餘人。

中華思想文化術語傳播工程發佈了文史哲三大學科領域的200條術語及其英語譯文,出版了《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第一、二輯,開通“中華思想文化術語網”。

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全面啟動,按計畫完成了81個少數民族語言調查點、53個漢語方言調查點和32個語言文化調查點的工作任務,基本建成中國語言資源採錄展示平臺,進一步完善相關技術規範和管理制度。

五、開展語言資源監測,服務社會語言生活

開展語言生活監測與研究。發佈《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5)》。繼英文版之後,韓文版問世,向世界介紹我國的語言文字方針政策,引領中國語言學學術“走出去”。“第二屆中國語言生活學術研討會暨《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十周年論壇”成功舉行,全面總結《報告》“關注應用、服務社會、提升能力、促進和諧”的學術理念以及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舉辦“漢語盤點2015”活動,發佈年度國際國內熱字、熱詞,以及2015年度十大流行語、十大新詞語、十大網絡用語,引導民眾理性思考自身、社會、國家以及世界,在表達個體情感的同時凝聚時代記憶,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發展。

六、推進語言文字科學研究與智庫建設

充分發揮科研支撐作用。通過科研立項加強語言能力建設、閱讀行動、語言與教育、語言文字規範標準、漢語國際傳播等語言文字事業發展關鍵問題研究。修訂《國家語委科研專案管理辦法》。開展“一帶一路”語言戰略專題研究,制定《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語言規劃研究行動方案》。開展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讓古籍中的文字活起來”講話精神貫徹落實情況調研,聯合國家語委成員單位開展旅遊系統、文化場館、地名、商標廣告和企業名稱語言文字使用情況調研。開展臺灣語文政策研究、海外華文國際影響力研究、中文在聯合國的地位作用研究、外語政策研究、跨境語言與國家安全研究、政府網站語言監測研究等系列專項研究。

推進語言文字智庫建設,印發《國家語言文字智庫建設規劃》,並指導智庫建設試點。成立中國語言資源保護研究中心和中國語言資源開發應用中心,國家語委科研機構總數達到18家。設立國家語委科研機構秘書處,推動各機構資源共用、協同創新。加強科研人才隊伍建設,舉辦語言文字應用優秀中青年學者研修班,成立語言文字應用研究中青年學者協同創新聯盟。

七、加強語言文化傳播、交流與合作

舉辦第一屆“兩岸語言文字調查研究與語文生活”研討會、第九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制定《兩岸語言文字科研專案指南》,開展“海峽兩岸文字溝通趨同”等專案研究。舉辦兩岸大學生漢字書法藝術交流夏令營和兩岸大學生漢字文化創意大會。拍攝兩岸語言文化專題片《潮平兩岸闊》(暫定名)。出版《兩岸通用詞典》《兩岸科技常用詞典》。啟動“漢字簡繁文本智能轉換系統”第二期研發。

對香港特區語言文字政策及使用情況進行專項調研。國家普通話測試機構繼續與港澳15所高校和機構合作開展培訓測試工作,全年共組織測試30場,7600多港澳人士接受測試。

配合中外人文交流機制,開展“中德語言文化研習之旅”活動,促成中德雙方在推進中國學術走出去、加強高層次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合作意向。落實中法人文交流機制有關中法語言政策交流的目標。實施“語言文字國際高端專家來華交流專案”。

全球孔子學院總數達500所、孔子課堂1000個,註冊學員超過190萬人,分佈在134個國家和地區,中外專兼職教師達到4萬人。

各地、各級政府職能部門對華文教育的整體性、系統性認識加強,頂層設計受到重視。推動華文教育轉型升級,促進華文教育向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發展。

八、關注社會熱詞,聚焦語言生活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語言中心 楊爾弘教授解讀熱詞熱語 攝像(中國網 曾瑞鑫)

2015年,熱詞熱語勢頭不減,一大批反映社會百態的詞語活躍在社會語言生活中。“廉”“互聯網+”“恐”“反恐”分別當選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十大新詞語、十大流行語、十大網絡用語出爐,語言生活熱點不斷。

(一)新詞語

“互聯網+、眾創空間、獲得感、非首都功能、網約車、紅通、小短假、閱兵藍、人民幣入籃、一照一碼”十大新詞真實記錄了2015年出現的新事物、新概念、新狀況,以及這一年中百姓心理、觀念上悄然發生的變化。作為社會變化的記錄儀和顯微鏡,年度新詞語集中體現了這一年的語言變化以及社會變化。

(二)流行語

“抗戰勝利70周年、互聯網+、難民、亞投行、習馬會、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屠呦呦、四個全面、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互聯互通共用共治”,這十個流行語涵蓋國際時政、國內時政、經濟和科技等多個領域,如同一部恢弘壯闊的時代交響,奏出了媒體視野中的時代之音。

(三)網路用語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你們城裏人真會玩、為國護盤、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卻偏偏靠才華、我想靜靜、嚇死寶寶了、內心幾乎是崩潰的、我媽是我媽、主要看氣質”,年度網路流行用語反映了一年來線民對社會生活的關注與感悟,是認識社會、感悟社會、理解社會的一個窗口。

(四)語言生活熱點

“兩會”期間,有關媒體發佈《2015全國兩會“十大熱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各行各業的“熱詞榜”成為2015年中國互聯網的一道特色風景。正式的排行榜達100餘種,平均每3天就有一個;算上自媒體,排行榜則達400餘種,平均每天都有1.3個“熱詞榜”發佈。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