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大學生網貸,把眼睛擦亮

2016年07月14日 11:42:53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訊】據人民日報報導,今年3月,一位河南大學生通過網路借貸欠下60多萬元巨額賭債,最終因無力償還而跳樓自殺;6月,一位女大學生因網貸逾期未還,遭遇“裸持”(手持身份證的裸照)要脅……“校園網貸”迅速走紅,為大學生提供了資金便利,也帶來新的風險和隱患,網貸平臺門檻低、利息高、風控不嚴,大學生消費不理性、信用意識淡薄,校園金融市場混亂、法律缺失等問題不時浮出水面。

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

大學生網貸需求旺

大學生的消費能力有多強?不妨先看一組數據:教育部發佈的《中國高等教育品質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大學生在校人數規模達到3700萬。另有數據顯示,大學生消費市場規模超過4000億元,預計未來還將保持每年4%至5%的同比增長率。

對“90後”一代的大學生而言,“花明天錢、圓今天夢”的超前消費觀念不再是件新鮮事。對新產品的好奇、對時尚的追逐,刺激著大學生的消費欲望。但面對高價產品,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又往往囊中羞澀。矛盾即市場,貸款因此走進大學生群體。

“大家都用蘋果手機,我也想換一個,但又不想向家裏要錢,所以就在網購平臺上使用分期付款了。我選擇了分12個月的方式,每個月只要付400多元。雖然有一些利息和手續費,但還是可以支付得起,比一次性買,負擔要小得多。”武漢體育學院學生小王說:“如今採用網路貸款方式的同學很多,一般都是買大件,像電腦相機之類,有些女生會貸款買名牌包或者化妝品什麼的。”

小王說:“我算是比較保守的,只在比較靠譜的平臺上用分期方式買東西。據我所知,同學裏也有選擇P2P(個人對個人、點對點的網路借貸,是目前互聯網金融產品中一種民間小額借貸模式)貸款的。”

《2015年大學生分期消費調查報告》顯示,面對達到一定金額的消費產品,在具備可分期消費選擇的前提下,61%的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分期付款,其中56.8%的大學生會選擇分期網站。這樣的“大蛋糕”勢必引來各種借貸、分期付款平臺的你爭我奪。

而早在校園網貸平臺之前,傳統銀行曾提供過校園信用卡業務。但因壞賬率過高,2009年,銀監會下發通知,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信用卡,給已滿18歲的學生髮卡,要經由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銀行信用卡的退出,為網貸產品的出現騰出了空間。

大學生網貸,看上去很美

實則問題多多

大學食堂、宿舍門口,“預支5萬額度+5分鐘到賬+月利率0.99%”,校園貸小廣告隨處可見;以“大學生網貸平臺”為關鍵字進行搜索,“無抵押、手續快、門檻低、額度高、輕鬆還”的承諾讓人眼花繚亂;在某論壇,“我已成功借到錢”之類的帖子層出不窮……誠然,網路借貸平臺興起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產物,但平臺一多,亂象也隨之而生:降低貸款門檻、隱瞞資費標準、誘導過度消費,甚至只要一張身份證、一本學生證、一個電話號碼,就能線上辦理數萬元的信用貸款。

“在校園網貸服務中,除去貸款本身,學生一般還需要支付兩方面的費用,一是貸款利息,二是服務費、手續費、交易費等其他費用。而那些打著‘利率低至每月0.99%’幌子的平臺,一定會用其他的方式,變相增高利率,把錢賺回來。”徽商銀行小微貸款客戶經理湯玉潔分析道。據調查,P2P學生網貸平臺年化借款利率約在10%至25%之間,分期付款購物平臺產品的年化利率在20%以上。在法律上,高利貸的界定是年利率超過24%,而現在個別校園網貸已經突破了這個數字,如之前爆出的“裸條借貸”事件中,貸款周利率就高達30%。

目前,校園網貸平臺未接入央行的征信系統,同一借款人的借款資訊也沒有實現數據上的共用,這就意味著大學生可以在不同平臺同時進行多次貸款。部分學生在還不起貸款的情況下,可能會借錢還貸,這種“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往往讓資金窟窿越來越大,也會給個人信用帶來“黑記錄”。

“我班上有個學生就是這樣,一個平臺的錢還不上,又去另一個平臺借,還妄想通過賭博賺回來,結果欠債越滾越多,4個月欠了8萬塊。”衢州學院機械班班主任張勇說:“更可怕的是,由於審核不嚴,他當時填寫了很多同學的資訊做擔保。如今,這些同學常接到催款電話不說,更會面臨信用記錄被抹黑及追債等一系列問題。”

亂象怎麼治?

需各方共同努力

“目前,網路借貸等互聯網金融還處在無監管的狀態,針對網路貸款也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經濟法研究所所長李東方說:“今年4月,教育部聯合銀監會印發了《關於加強校園不良網路借貸風險防範和教育引導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校園不良網路借貸日常監測機制,對侵犯學生合法權益、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未經學校批准在校園內宣傳推廣信貸業務的不良網路借貸平臺和個人依法進行處置。但該檔屬於部門規範性檔,缺少實施細則和責任追究機制。”

“所以,加強相關部門對網路借貸平臺業務的監管十分必要。應嚴格管控校園網貸的業務開展,提高准入門檻,把控資金流向和管道,確保資金合理利用;應要求借貸平臺對大學生的借款資格進行較為嚴格的審核,審核不實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應限制大學生網路貸款的最高利率。”李東方說。

但是,校園網貸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不能單純歸結於對網貸平臺的監管不力。畢竟,絕大多數貸款學生都已年滿18歲,按照法律,他們擁有完全的民事責任能力,有享用信用貸款等金融服務的權利。

對此,全國學聯權益維護與自律工作委員會發出倡議:“樹立理性消費觀點,切勿盲目攀比。在生活上要不羡慕、不嫉妒、不攀比、不盲從,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為出、適度消費,減少情緒化消費、跟風消費,拒絕過度消費、超前消費。”

“對於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應該儘量選擇助學貸款或者勵志獎學金等政府或者校園提供的幫助。不得不通過校園貸平臺借款的學生,也一定要擦亮眼睛,詳細瞭解利率、逾期後果等資訊,制定合理還款計畫,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李東方說。

此外,學校也要加強大學生的金融知識教育。《全國大學生信用認知調研報告》顯示,逾八成大學生沒聽說過或不了解個人征信報告;超三成的大學生不知道個人信用報告裏的逾期記錄,會影響未來的金融生活;在有貸款經歷的大學生中,四成大學生有過逾期還款經歷。北京科技大學輔導員劉冰認為:“當代社會,貸款類金融產品很常見,學生進入社會後也會接觸。所以,對待網路借貸,不應該是拒之門外,而應該是加強理財教育。”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