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領導幹部學國學促進會特別推薦讀物——

中華古代文化寶典

——周新政解讀《三字經》(1)

2016年08月26日 00:00:00  來源:香港法治网

【作者簡介:周新政博士現任澳門法治報社執行社長,香港孔教學院名譽院長,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珠海市博士學會會員。周新政博士是澳門愛國愛澳的中年學者,在2008年2009年間曾經就澳門國家基本法的出臺、珠澳合作以及澳門特首選舉等重大政治事件發表過多篇評論員文章,受到澳門各界的高度關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人之初,性本善”,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從古到今,不管是國家政府的各級公務員,軍隊的各級教官,一般的知識份子,就連普通的工人、農民,甚至沒有上過學的人,都會背這六個字。其實呢,這六個字裏,包含了古今中外幾千年來一直爭論不休的一個,人性本質哲學問題。說到這裏,我不禁要為古人強大的頭腦和智慧而驚歎,你看看,作為蒙學讀本,就是說,對孩子不認識字,不懂得各種知識的小孩子啟蒙的書,第一句講的是什麼呢,講的不是1234,不是加減乘數,不是吃喝,講的是“人之初,性本善”,這一個最根本的思想道德問題。

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都在探討,到底人剛生下來,他的人性是善還是惡。在中國,同樣都是儒學大師,孟子,他就主張人性本善,而另一個儒學大師荀子呢,卻說性本惡。我們這裏解讀三字經,宣導的是性善論。

孟子認為,性善可以通過每一個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動加以驗證,既然這種心理活動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據的,是出於人的本性、天性。孟子把它叫做良知、良能。孟子舉了一個例子,是這樣的,在古代,人們聚集的部落,都是以井為中心的,為了安全需要,防止小孩以及小牲畜掉進井裏,而加上了井欄。這時候,假如我們看見,有一個不懂事的小孩子靠近井欄,很可能會掉下井裏,那麼每一個人都會起惻隱之心。因為擔心小孩子如果掉下去,很可能會淹死的,所以自然就會去解救。為什麼會這樣呢?這並不是因為你和這個孩子的父母是好朋友,也許你根本就不認識他們;也不是因為你捨己救人,以求得在鄉親朋友中獲得美譽;更不是因為小孩子掉下去,因為害怕哭,你覺得聲音刺耳,不好聽,才去救人的。這就讓我們明白了,人人都有惻隱之心,這惻隱之心就是性本善的表現。

大約是在2012年,美聯社發表了一個報導,它說在一個實驗中,科學家手裏的一副夾子掉在地上了,他不用擔心,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會過去幫他撿起來,並且還給他。這個簡單的實驗證明,僅有十八個月大的孩子也具有幫助他人的無私品質和能力。科學家意外的發現,嬰兒竟然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給出善是人的本性,這一科學的最後結論的實驗室,是德國的拉克斯·普魯克,人類進化研究所。這家研究所一直致力於人類大腦發育的過程,以及人類協作精神產生的源泉。科學家們在實驗室中,研究一群嬰兒面對各種環境時應該如何反應協作,他們就意外地發現了,嬰兒個個都是助人為樂的好兒童。同時,在成人社會中,研究者也可以處處找到人性本善的證據。人們在為慈善機構捐款,致力保護環境,在地鐵上為老人讓座,這些行為除了獲得自我滿足感,通常不會有任何實質回報,可見,助人為樂是人的天性使然。

“性相近,習相遠”,這是我們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儒,也就是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講的。孔子在他的論語《陽貨》篇中說到“性相近,習相遠”。他認為人的本性差距是不會相差太大的,只是因為生長環境不同,所以時間一長,就有了好壞之分。由於後天各種不同環境的薰染影響,差別才會變得越來越大。所以,重視教育才是最關鍵的。儒家重視倫理和道德的修養,而教育是實現倫理和道德修養的主要方式,教育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倫理道德完善的君子,但是君子的品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世間人才也不可能像雨後春筍那樣的容易出現。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就需要做好各方面的充分的準備,只有平時多刻苦,多努力,還有能夠認真的學習,並且從善棄惡,也有了量的積蓄,最後才能形成質的變化,徑直走向成功。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