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的士的報報導,本地學童學習壓力大。有輔導機構比較過去四年本港小三至小六學生應付壓力及焦慮指數情況,發現其焦慮指數上升百分之八,顯示學童焦慮傾向趨高,當中以小三學生焦慮情況最明顯;情況有年輕化趨勢。機構指學生頭號壓力源於功課量多,又憂心成績不理想,建議學校及家長多予空間子女減壓。
社工陳卓雯指,高小學生怕被指“無膽、好無用”而隱藏緊張和焦慮情緒。
循道衛理楊震社會服務處家庭健康教育及輔導中心過去四年以問卷量表形式訪問約六千名本港小三至小六學生,發現小學生的焦慮指數由二○一二學年的三十點四分,升至二○一五學年的三十二點三分,升幅百分之八,當中以小三學生焦慮傾向為最高,有三十四點五分。機構中心主任趙依莉表示,上學年學童焦慮指數較前一學年稍低,但情況仍值得關注。
機構最新一年調查共訪問來自十所本地小學約千三名小學生,發現學童焦慮傾向有年輕化趨勢,最焦慮年級由四年前的四年級,變為三年級,趙引述有不少老師反映小三學生的焦慮情況明顯,又分析指學童頭號壓力來源是憂心成績不理想或退步會被家長或老師責罵,其次是龐大的功課量,“感覺做極都做不完,現今小學生‘工時’愈來愈長,欠缺休息和減壓時間。”
資料圖片
學生往往為完成排山倒海的功課而變“趕孩”。就讀小五的譚同學,表示自己曾因為擔心默書不及格而感到焦慮,坦言希望父母接受自己成績不好,他又透露自己每日平均有八樣功課,今個週末更有多達十二樣功課,“擔心做不完,怕漏做,功課太多太亂。”他直言要同時兼顧興趣班“好辛苦”。同樣就讀小五的陳同學亦曾因功課多而出現頭痛、失眠,“怕做不完功課被罵”,如果可以選擇,二人異口同聲希望“零功課”。趙依莉樂見有學校開始推行“無功課日”及其他減少功課量的措施,均有助學生及家長減壓。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