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封元年(西元前110年),漢朝天子開始舉行漢朝的封禪典禮,而太史公司馬談卻被留在洛陽,不能參與這件事。
他心中憤懣憂鬱,最後得了一場重病,奄奄一息。此時恰好司馬遷從巴蜀回來,拜見了父親。奄奄一息的太史公握著司馬遷的手哭著說:“我們司馬家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遠在上古虞舜和夏朝的時候,就負責掌管天文曆法,而且聲名遠揚,但是後來卻越來越衰落,一直到現在。難道我們司馬家擔任史官的傳統會斷在我的手裏嗎?”
看著父親消瘦的臉龐,聽見父親傷心欲絕的話,司馬遷心中感慨萬千。
司馬談緊緊抓住司馬遷的手不放,他說:“我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能夠接替我的職位,繼續做太史,延續我們司馬家的傳統,繼承祖先的事業。那樣的話,我就是死了也不會有什麼遺憾了。”司馬遷哽咽著,看著父親點了點頭。
司馬談繼續吃力地說:“兒啊,現在天子在泰山舉行封禪典禮,而我作為史官,卻不能隨行,這是我的命啊!我死了以後,你一定要接替我的任務,繼續做太史;你做了太史以後,千萬不能忘記我想要完成的論著啊。孝道從孝順父母開始,然後是侍奉君主,最後就是揚名後世。通過揚名後世來給父母爭光,這就是最大的孝道。”
停了一會兒,司馬談接著說:“天下的人之所以都稱頌周公,是因為他宣揚文王、武王的美德,在天下宣導周族的淳厚風尚,講論太王和王季的深謀遠慮,並且追述始祖後稷的功績。
周幽王、周厲王以後,周朝王道衰落,禮樂敗壞,孔子研究和整理原來的典籍,振興禮樂,論述《詩經》、《書經》,寫出了《春秋》,天下學者至今還以孔子所述為準則。
近400年來,諸侯各國相互兼併,史書遺失殆盡。現在漢朝興起,天下已經得到統一,但是我們作為太史,卻沒有能夠對以往的明主賢君和忠臣義士進行評論和記述,斷絕了自古以來天下修史書的傳統。這一點,我感到非常惶恐,你一定要牢牢地記在心上啊!”
聽了父親的這些話,司馬遷低下頭,眼淚禁不住流了下來。他看著父親,堅定地說:“父親,兒子我雖然笨拙,但是我一定會牢記您的教導。我當上太史以後,一定會詳細記述先人所整理過的歷史舊聞,不敢有什麼遺漏。”司馬談去世三年以後,司馬遷接替了父親的職位,擔任太史令。
他牢記父親的教導,認真整理收集以往的書籍和史料,立志完成父親的遺願。
七年後,司馬遷因仗義替兵敗的李陵辯護,被施以宮刑,還被囚禁起來。
在牢裏司馬遷感慨萬分,隨後深思道:“《詩》、《書》之所以含義隱微、言辭簡約,那是因為作者想要表達他們的心志和情緒。從前周文王被拘禁在羑裏,推演出了《周易六十四卦》;孔子困在陳蔡,寫下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在外,著了《離騷》;左丘明雙目失明,編寫了《國語》;孫子受了臏刑著述《兵法》;呂不韋被貶到蜀郡,世上才有了傳世之作《呂覽》;韓非被囚禁在秦國才寫下了《說難》和《孤憤》;而且《詩經》300篇,多是聖賢抒發憤怨而作的。
想到此,司馬遷下定決心編寫史書,記述了自陶唐以來直到西漢武帝時期的歷史,這就是《史記》。
司馬遷先生為什麼能夠成為我國歷史上偉大的曠世奇才,他所撰寫的《史記》能夠成為曠世奇作?
我想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與他在做官以前壯遊天下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我國古代最著名的中醫學家之一李時珍先生,也是在年輕的時候多次壯遊天下,積累了廣博的見聞,才最終得以完成中醫史上最偉大的皇皇巨著《本草綱目》。
因為本書是以《三字經》解讀為中心,在這裏就不便詳述了,找時間我再專門寫一本有關中國古代著名醫聖李時珍先生的故事。
李時珍(1518—1593)
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春縣蘄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