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許珍珍(左)表示,求助學生的情緒問題愈來愈複雜。中、右分別為徐小曼及陳智偉
全港數十萬中、小學生本周五就開課啦!近年開學初期時有學生輕生,問題備受社會各界關注。一項對中、小學教師的調查發現,多達97%人需要在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上得到支援,93.5%在處理學生情緒時常遇困難,逾六成根本沒空間與學生傾談,逾四成苦於欠缺相關知識和技巧。有社工表示,求助個案愈來愈關乎學生情緒問題,多是經教師轉介輔導,背後因素複雜且非單一,涉及家庭、學業及就業出路等。有教師則指,學生出現情緒問題,主因在缺乏家人支援。
香港青年協會在六至七月間,以網上問卷方式訪問402名中、小學教師,8月28日公布結果。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教師認為目前學校的情緒教育不足,受訪教師期望在如何協助學生表達情緒、辨識情緒、引導家長正面表達情緒等方面得到支援,亦希望以“恆常個案專業支援”和“學生情緒管理小組”的形式支援教師處理學生情緒問題。
學童輕生頻仍添壓力
青協學校社會工作組單位主任、註冊社工許珍珍表示,愈來愈多學生求助關乎情緒問題,且問題較複雜,會牽涉家庭、學業及就業出路。多數求助個案由教師轉介,同學並不會主動求助。“以中五女生個案為例,體育老師察覺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以不舒服為由,多次缺席體育課,老師嘗試關心該名學生,但學生不願表達,於是轉介社工協助輔導。”
青協全健思維中心督導主任徐小曼稱,近年學生 情緒以至學生自殺等問題,對教師造成壓力,調查結果反映教師在推行情緒教育時,感到困難重重。她續說,老師與學生接觸時間較長,本應扮演“守門人”角色, 及早介入關懷與轉介輔導處理學生情緒問題,但老師工作繁重,未必能夠關心到所有有需要學生。
獅子會中學學生事務主任陳智偉則認為,家庭是學生最重要的支援,但愈來愈多單親或雙職家庭,再加上很多是獨生子,削弱家庭的支援力,這方面的工作轉移至學校和老師身上,但因有情緒問題的學生多不願主動求助,令老師更難辨識高危學生。
青協促推廣情緒教育
陳智偉以他任教的學校為例,一年三次的教師發展日,會邀請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向教師分享如何辨識及輔導技巧,學校訓輔組十多名教師成員亦不時進行內部培訓,同時成立領袖生隊伍,讓高年級生能夠照顧低年級生,朋輩之間更易於讓學生表達情緒,老師亦需要與學生建立互信關係,令學生遇到問題時,願意找老師協助。
青協建議中、小學全面推行以提高學生“求助”和“自助”能力為目標的情緒教育,加強學生“情緒辨識、表達和管理”技巧和意識。青協亦推出教師諮詢專線,由社工協助解答如何處理情緒個案。
電話:27771567
逢周五下午四時至八時
(來源:大公網)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