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文化旅游 > 详情

超市员工4年提升诗词储备量至700首,自来水抄表员每天爬楼背诗

她们是因诗词发光的凡人英雄

2019年02月16日 12:19:37  來源:人民网

赵华

曹雪莲

人民日报记者 李夏至

教师、工人、飞行员、空乘员、工程师、保安、司机……在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中,更多的普通人开始走上舞台,展示着这一季“诗词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日常”的主题。 这些普通人没有太多的胜负心,只是想通过展示诗词才华,让自己感受到某种力量的支撑,同时把这种力量传递给更多人。在这些因诗词而发光的普通人中,两位妈妈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

赵华:工作间隙用来学习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一期的个人追逐赛,来自四川达州的超市员工赵华从百人团中脱颖而出。一上场,她的一句四川话“卿妹,你是我的‘女神’!”让人捧腹不已。赵华的普通话并不标准,这也是她第一次来到北京,见到心目中的“女神”董卿和陈更后,她的眼角甚至泛起了泪光。

“华姐”,是赵华的同事们对她的称呼。2016年从钢厂退休后,她来到万州一家超市做起了猪肉售货员。每天从清晨6时备货,工作到晚上九时,一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只有午饭时间可以休息。即便这样,每天晨5时到6时,晚9时到10时,以及午饭的间隙,都是她的诗词学习时间。这份工作每月可以调休四天,这四天则是赵华泡图书馆的时间,她从图书馆摘抄的诗词资料,是学习的重点内容。

2015年第一次看《中国诗词大会》开始,赵华就迷上了诗词。她每期节目必看,不仅一笔一划记录下了节目自开播以来的所有题目,而且对于节目中自己不熟悉的诗词、不熟悉的诗人,她都会利用休息时间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2015年的每个周末她基本是在图书馆度过的。

赵华说,2015年之前,自己的诗词储备也就是100首,而从2015年到现在,依靠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她的诗词储备量达到了700首。这样的储备让她在201810月的全国海选中脱颖而出,并从成都到北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参与节目录制。

赵华透露,这次登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是她人生中第三次化妆,第一次是她21岁结婚的时候,第二次是48岁晋升为婆婆的时候。就连舞台上赵华所穿的衣服,也是去年11月儿子结婚时买的喜服。这是赵华退休以来买的第一件新衣服,也是她买得最贵的一件。第一场比赛结束后,赵华返回四川,如常在超市工作。对于比赛的得失,她并不在意。她说,诗词能够浸润心灵,让人变得平和。

曹雪莲:每天边爬楼边背诗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第四期的个人追逐赛中,另一位妈妈也因诗词而光彩夺目。来自北京自来水集团的抄表员曹雪莲,来到大会的目标是为了“给上大学的女儿做个榜样”,她希望告诉女儿:“妈妈能做到的事儿,你也能做到”。

曹雪莲的工作性质属于外勤,需要每天奔走于不同的住户家,入户抄表。曹雪莲负责1470户的抄表任务,手里分管着4个小区、28栋楼,需要每月1日到21日连续工作,平均每天爬楼56层,服务家庭70户。由于大多数住户是晚上家中才有人,这份工作相当于是上晚班,工作强度其实不小。

“每天虽然辛苦,但是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多,可以自由规划去做喜欢的事情。每天爬楼时都可以抽出时间来背诵诗词。”曹雪莲说,她每天出门前都会把诗词写下来,在外面工作累了的时候就开始背诗,有时候还会在楼道里把诗词朗读出来,录在手机里,然后听着背诵。她的手机里有90多个录音文件。

对于曹雪莲而言,参加节目的直接动力是她本身爱诗,但上了大学的女儿却不喜欢诗词,她想培养女儿对诗词的兴趣,思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就是行动。“我相信心里有诗的人是一个感性的人,也肯定是一个善良的人。”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女儿带来学习诗词的动力,“学无止境,学习也不分年龄,希望女儿能够感受到。”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