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數萬護理人員逆行出征,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護理的作用和價值。新時代的「南丁格爾」們加深了社會對護理的認知,也帶來了對護理專業成長與發展的新思考。
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同樣也是對護理專業及護理教育的一次大考,不僅檢驗了既往培養的護理人才品質,也促使我們全面推動護理人才培養的改革。我們要加快推進創新型複合型護理人才培養,為健康中國建設儲備高層次護理人才隊伍,提升常態下的健康護理能力和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能力。
當前我們對新冠肺炎的未知仍然超越已知。重症新冠肺炎尚無特效治療方法,死亡率仍然較高。如何改變公眾行為以主動採用防護措施?如何早期預測危重症高危人群以早期採取預防措施?如何通過敏銳的病情觀察以早期發現病情惡化徵象?如何更有效地清理呼吸道持續大量產生的分泌物使機械通氣作用能夠有效發揮?這一系列問題,都需要護理研究者去發現和回答。護理人員要像其他醫學學科領域的科研人員一樣,去探索和認識這一新發疾病的護理知識和規律,從護理的角度去尋找疾病的本質及規律,展現護理學科的價值,更好地服務大健康戰略需求。
護理學是一門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學科和專業。隨著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成為我國居民最主要的死亡原因,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減少疾病危險因素、提升自主健康管理能力,將是降低重大慢病過早死亡率、促進健康老齡化的重要基石。而護士,將是大健康背景下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重要力量。
護理的終極目標是提供個性化精准管理和健康教育。護理需要充分認識不健康行為形成和改變的規律、影響因素,甚至其基因基礎,才能承擔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從這一層面來說,這是護理的全新領域,需要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護理人才,為實現個性化精准健康管理和指導提供理論基礎,在實行健康中國目標的主戰場發揮作用。
以新一代互聯網和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改變傳統醫學實踐。為此,教育部提出了「新醫科」建設戰略。同樣,新一輪科技革命也正在深刻影響著護理實踐,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和基因組學,將進一步擴展護理人員的感官,延伸護理人員的觸角,使我們能夠對患者的健康狀況、生活方式、疾病進展、治療依從性等進行遠程動態監測,以便隨時隨地提供個性化精准健康管理;護理機器人將能夠有效解決勞動力人口不斷減少和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矛盾,使老年人獲得及時、高效而且有溫度的照護。
因此,護理學科要超前設變、積極應變、主動求變。護理學科急需通過多學科交叉、醫工跨界融合,培養出層次高、專業精的複合型護理人才,豐富護理學科知識體系,這是護理學科自身發展改革的必然趨勢,也是對「新醫科」建設的主動應答。(作者:吳瑛)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