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海报。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经》《楚辞》与汉乐府,构成中国诗歌的源头。魏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文人诗歌传统,并孕生了格律诗体。唐宋时期,近体诗与词相继出现并繁盛起来,元代又兴盛了曲。与此同时,各类“古体”也一直为人们使用。新体流行,旧体不废,这一中国古代诗歌史的规律,也同样体现在当代诗词创作中。
《中国诗词大会》的“诗词”是广义的概念,指整个中国古代的诗歌,节目借助现代传媒举办了一场关于诗歌的盛宴。虽然通过电视节目弘扬诗词文化早已有之,比如“中华文明之光”系列、百家讲坛等栏目,但借助先进科技手段和创新形式,《中国诗词大会》将艺术性、知识性、竞技性、参与性等融合起来,充分实现了“诗入寻常百姓家”的节目初衷。
中国诗歌土壤丰厚,不仅在于创作的历史悠久,还在于传播的受众广泛。诗歌是高雅的艺术,但并不是只有文人才写诗、文人才读诗。作为中国人,谁不能背诵几首唐诗宋词呢?即使没有很高的学历,甚至因故不太识字,也并非与诗词绝缘。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了诗,就先要读给不识字的老妇听,反映了诗歌具有大众艺术的传播教化功能。在历史长河中,通过民间曲艺,百姓们同样也可以欣赏诗词。比如温州鼓词曲艺,在演唱故事时经常引用《千家诗》诗句。诗歌传播的这种深厚群众基础,也成为节目组重视的要素。
就教育意义而言,《中国诗词大会》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诗歌风教传统。经典理论著作《毛诗大序》认为,诗歌是人类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并强调诗歌的“风化”“风教”作用。这一观点到今天并不过时,而且对于文化节目创作有借鉴意义。《中国诗词大会》正是发挥了“风”的功能,通过生动巧妙的形式,借助新媒体,让诗歌传播以几何级数增长。《毛诗大序》中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诗词之所以能起到风教作用,是因为它不仅植根于人类审美的天性中,而且包含着人们共同的情感,如家国情怀、人生安顿、畅情自然,等等。甚至一些科学知识,有时也会在诗词中邂逅,令人欣喜。如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就说:“词人想像,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许多科学家都是很热爱诗词的。比如杨振宁先生就曾用杜甫诗句“细推物理须行乐”来描述他的科学生涯。
获得成功不是终点,如何取得更好的节目效果?不妨适当提高难度,难易结合。比如节目中唐诗宋词比较多,而像《诗经》、汉魏六朝诗歌并不多见,其实,就像建安三曹诗、陶渊明诗、谢灵运诗等,广为传诵的名句也不少,可以适当采用、增加难度,以提高挑战性与参与感。这样既可以保持吸引力,又可以增添新鲜感,让更多观众徜徉于诗歌的美好国度中,让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作者:钱志熙 为北京大学教授)
责编:温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