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法学前沿 > 详情

超5500人受骗 在线招聘诈骗套路翻新防不胜防

2018年07月04日 10:44:45  來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求职者要提防招聘陷阱。徐 骏作 新华社发

【本报综合报道】俄罗斯世界杯激战正酣,某在线招聘网站的广告引发了热议。随着高校毕业季的来临、求职高峰的出现,在线招聘市场再次迎来爆发式增长。不过,在线招聘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暗藏陷阱”——不法分子以在线招聘为幌子,从事诈骗活动,并呈现集团化、产业化、职业化等新特点。

面对在线招聘的暗礁,求职者需要擦亮眼睛。与此同时,在线招聘网站也必须担负责任,不能置身之外。

诈骗套路翻新

近年来,中国在线招聘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腾讯旗下的企鹅研究院曾做过一项调查显示,超过53%的求职者通过招聘网站获取招聘信息。

巨大的空间也为犯罪提供了温床,日前有媒体梳理近年的虚假招聘诈骗案发现,有248名被告人发布虚假招聘信息诈骗,超过5500名被害人受骗,诈骗金额近亿元。受害者甚至有人落入卖淫窝点、诈骗集团。值得警惕的是,在线招聘诈骗正从单兵作战发展到跨区域集团化、产业化诈骗,低级诈骗发展到职业诈骗,诈骗的套路不断翻新。

有的传销组织在招聘网站冒充知名企业,以招工名义诱骗大学生加入传销组织,借用网络平台的审核漏洞达到目的。去年,引发舆论关注的大学毕业生李文星之死,就是因为轻信了招聘网站上的虚假信息,误入传销深渊。

有的诈骗分子以日结工资或者高薪回报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做兼职。当求职者上钩之后,诈骗分子就会巧立名目,要求求职者缴纳报名费等各种费用。受害者到头来不仅实现不了日入千元的梦想,反倒赔进了巨款。

有的不法分子以印刷厂、广告公司等名义,在网络上发布应聘信息,让应聘者点击植入病毒的木马链接,一旦中了病毒,应聘者就会被不法分子盗取银行卡账户、支付宝邮箱等敏感信息。

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一些在线招聘平台上甚至已经形成诈骗产业链,对普通求职者来说,颇有些防不胜防之感。

招聘网站有责

招聘网站上诈骗横行,为何难以被连根拔除?这与招聘网站的不作为有关系。

招聘网站对招聘信息缺乏审核,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招聘网站名义上有审核机制,但事实上并不完善,无法分辨真假信息。诈骗分子正是利用这个漏洞发布招聘信息,一旦被发现举报,就迅速转移阵地。

曾有招聘网站负责人表示,如果发布人只发一个职位,公司名称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可以找到、职位没有明显问题,就可以先发布。如果不触发用户举报,就不强制审核他

如今,在线招聘正处于跑马圈地的激烈竞争之时,面对流量诱惑,一些招聘网站放松了对内容的审核,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不法分子的帮凶

另一方面,在诈骗分子和传销团伙遭到痛打之时,招聘平台却往往可以逃过一劫。有调查发现,2008年以来,涉及虚假招聘的近200起刑事案件中,没有判决书的当事人是网络招聘平台。招聘网站不担责、难受处罚,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在线招聘诈骗的肆意生长。

有业内人士称,监管部门如果只能要求平台做到审核和确保信息真实,依赖于平台自行审核,层出不穷的各类虚假信息就难以杜绝。

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部分招聘网站违规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造成部分求职者上当受骗、严重损害求职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去年人社部曾要求对互联网招聘平台实施集中整治。在加强监管的背景下,在线招聘乱象已有所控。但要从根本解决难题,还需要多方给力。

有律师表示,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让在线招聘平台承担起应有的审核责任,并在相关案件的刑罚上体现其危害性的责任承担,从而在源头堵住利用在线招聘平台的违法行为,防止悲剧重演,避免一旦出事就由行政处罚机关罚款整改了之。

有专家建议,作为中间平台的招聘网站应与大企业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并与工商部门合作,依靠数据库辨别虚假公司信息,减少招聘陷阱。与此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应该采取系列行动打击招聘诈骗行为。(记者 峣)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