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法学前沿 > 详情

非法采集人脸信息,要违法必究

2020年12月04日 11:22:42  來源:香港法治网

本报讯上个月,济南一名男子戴着头盔看房的短视频在网上流传,其戴头盔是为了避免人脸识别。法律界人士指出,看房刷脸属侵权。

如今,人脸识别已经成为移动金融的支付手段之一,识别信息在无任何预警的情况下被第三方得到,甚至被永久储存。其实不只人脸,虹膜、指纹等生物信息也在不知不觉中给了第三方,这些数据将永久保存在一些云端系统。更可怕的是,一些不正规的第三方将属于隐私范畴的个人信息像商品一样进行倒卖,否则,那些行骗的来电又如何清楚知道你姓什么家住哪里。

戴着头盔看房的魔幻现实引起极大反响。杭州、天津、南京纷纷出台政策,禁止非法采集人脸信息,禁止强制进行人脸识别。

如何解决包括人脸在内的个人信息保护这一难题?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无疑是最基础的必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步伐。今年101日起实施的新版《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要求,收集个人信息必须要满足单独告知取得明示同意的双重要求。今年10月首次亮相的《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做出规定: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5%的额度甚至超过了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规定最严的欧盟。

可是,政策落地两个月了,执行情况如何呢?参与过《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起草的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周汉华说,5%的罚款标准是非常高的,但具体如何实施,还要看政策能否落地。从目前来看,监管部门对数据非法收集的惩罚、AI应用范围的限制等动作,还是太少,没有做到违法必究。

人工智能从发明走向应用,人脸识别已经迎来大规模商用,如何在市面上众多的算法中保护我们自己的隐私数据,已经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峻问题。现在,法规已经有了,我们需要的是督促执法落实。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