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財經 > 详情

关家明:香港经济警钟敲响

2016年05月17日 11:13:48  來源:香港商报网

【本报讯】香港商报网香港经济警钟已经敲响:楼价下跌、内地访港旅客下跌、零售寒冬,加上失业率回升,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接受本报专访时表明,经历10年增长后香港经济渐见饱和,当前正值下行周期的开始,“若预期只消一至两年时间即可重拾增长,未免太过乐观。”

“当前香港经济正值转角、由上行转至下行的阶段。”关家明如是说。他强调,奢望香港经济短期内翻身,未免过于乐观:“不希望这是一次漫长的下行周期,以及要经历深度调整,但若想用一年半载的时间走出低谷,在一般经济周期是难以预见的。”

自回归以来,香港经历了两个明显的经济周期。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经济亦步入“萧条年代”。楼价由199710月,跌至03“沙士”期间才见底。及后香港经济明显复苏,直至2015年才再度见顶。对比回归过后因楼市泡沫爆破造成的“深度调整”,2016年的滑落,又会否重蹈18年前的覆辙?

可幸的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后,港人或许已变得精明。关家明称,与1997年不同,香港当下未有经历金融风暴,加上现时整体经济体系杠杆并非处于极高水平,加上现时政府的杠杆比率,亦远较回归初期稳健,故相信香港的经济基调将较1997年为好,楼市亦不会重演1997年后暴跌60%的情景。

供给侧不足GDP难升

“香港经济放慢是自然现象。”关家明直言,香港当前经济的供给侧相当不足,人才不够,土地也不够;但2007年到现在,本港经济发展虽然有快有慢,惟一直保持增长,反映本港经济仍然稳健。

“不过,经过10年的经济上升期现已开始饱和。”关家明警告说。香港去年的外贸数字出现负增长,旅客的人数亦创近年新低,他坦言,今明两年香港的经济增长仍困难重重,外贸和旅游业的负增长会是拖累香港增长的原因。此外,政府投资的大型基建项目数目虽然增加,但拨款往往未能通过,而导致大型基建项目的投资难以对香港经济增长作出贡献。

除了零售铺租租金仍有下跌空间,楼市跌市也未停过,就有如时光倒流至97年经济刚开始倒退的时期,大家都常误以为楼市和经济已回落到低点。但关家明强调,香港现时才刚踏入经济下行周期,而楼价跌势仅历一年半载,现时作出“the worst is over”(最差的时刻已过)的结论可谓言之尚早。“现时全球大环境都在下行,以为香港可以独善其身、经济增长可以回升的想法,未免太过乐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今年香港经济增长率为2.2%。关家明说:“香港的经济容易受外地影响,尤其国内经济放缓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稳定,对香港本身的内部消费有影响。”他续称,内地经济放缓下对零售店铺将首当其冲,预料店铺租金仍未见底。他又表示,香港的出口数字能维持零增长而没有倒退,主要依靠出口货量增加而不是靠价格增加,而香港服务业亦面临类似的压力,所以香港的经济要达到IMF预期的2.2%目标,实在不容易。

内需仍足撑起港经济

去年起内地访港自由行旅客只能“一周一行”,使香港零售业受到重创,只能倚靠内部需求支撑局面。关家明认为,现时香港的经济增长动力主要由内需驱动,“两个主要的产业,即房地产和零售,同样有内需和外需。外需就是旅客消费对零售的支持和对房地产的投资。虽然现时内部消费对两个产业的经济贡献减少,但相信足以让经济增长维持一段时间。”

但关家明又表示,现时小部分行业的工作职位供过于求,料会刺激资方加薪吸人才投身行业。随着工资增加和财富累积,相信整体内需仍足够支撑本港经济。

香港需及早发展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Fintech)席卷全球,在香港却仍处萌芽阶段,远远未成气候。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称,短期而言,纵然金融科技未必能为香港带来突破性发展,惟本港必须尽力开拓,“做蒙唔保证一定有,但唔做就咩都无。”关家明强调,香港不仅需要金融科技实现创新,更应追上其他国家在金融科技的进度,推广金融科技能为香港增加出口及外贸的优势。惟他强调,即使当刻投入金融科技,短期未必可为本港经济带来重大贡献。

金融科技有利有弊

金融科技被金融才俊热捧,关家明强调必须注视当中利弊,“比特币(Bitcoin)虽然被视为新兴交易媒介,用家可藉此减少中介成本。但须注意,部分用家或利用比特币从事赌博活动或隐藏杠杆,故金融科技的利用,对社会有利亦有弊。”不过,即使金融科技对社会的效用短期内无法体现,他认为仍要尽力投入,“做蒙唔保证一定有,但唔做就咩都无。”至于“万众期待”的深港通,关家明认为,深港证券市场连接应为香港带来正面作用,既可减少两地市场的隔膜,亦可扩大两地资产市场的规模。他解释,深港通的开通能有助内地金融体系走向全球化,两地市场隔膜的减少能扩大双方资产市场的规模。

深港通作用正面

关家明强调,深港通的开通将不会是简单的市场整合问题,而是涉及政策和时间的掌握技巧、能否符合当时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开通后营运情况等等。他说:“长远而言,‘深港通’对香港有正面影响,但按技术层面分析,‘深港通’开通是否立刻利好香港经济,则难以定夺。”

输出公共服务添经济动力

“自由行”为香港带来的“红利”看似走到尽头之际,哪些未被发掘的领域,可带动经济再次腾飞?关家明认为,在金融、房地产、旅游业以外,发展教育、废物处理和医疗等公营服务,既可服务港人之余,更可输出海外,为香港经济注入新动力。

过去十年,钟表珠宝店铺“成行成市”,零售业不知不觉已成为港人的“命根”。关家明却指,零售业其实不具效率:“零售行业需要大量人才,其劳动密集的性质,反映了生产力确实相当低。”

教育、环保和医疗等领域则被视为“低效率、低收益但高成本”。关家明认为,相对发达国家,香港在上述领域的确欠缺竞争力,但与内地及周边国家相比仍略胜一筹,加上周边地区对高档医疗的需求殷切,对该等国家而言,香港的医疗服务可算极具吸引力。

转攻废物处理

关家明续指,香港的医疗服务既面对海外庞大需求,港人在医疗服务需求至今仍未得以满足,故香港绝对可考虑大力发展医疗产业,并将之输出。除了对外输出医疗服务,他又表示,本港亦可考虑转攻废物处理:“从日本及北欧国家的经验来看,香港不仅可于境内发展废物处理产业,更可将相关服务输出,协助他国处理废物问题。”

面对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今天,除了不断讲求创新,关家明认为,香港亦可从他国“偷师”后再予以应用:“不一定单纯讲求原创,周边地区的经验其实可以‘抄’、可以‘学’,再应用于香港,而这亦反映了香港作为开放性的经济体系,是相当重要。”

谁都不想香港被边缘化

面对香港“被边缘化”之说充斥的今天,关家明认为,香港要保持竞争力,非单纯凭借人力物力投入即可判断,反而维持香港经济体系的弹性、具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共三大特性,才是维持竞争力的法宝。

竞争力取决于弹性与开放程度

访问期间,关家明多次以“弹性”及“具开放性”两个词语,解答香港“被边缘化”的问题。关家明说,一般经济体系“被边缘化”不外乎两大原因:一是欠缺周边的竞争;二是在发展过程中当放弃或错失部分优势或价值后,竞争力随之失去。

经济高度开放一直是香港赖以成功的因素。关家明称,香港没有关税、各行各业及资金可自由进出,加上信息可自由传递,上述因素绝对是香港作为绝对自由经济体系的基石。

关家明认为,香港对企业以至行业的规范一向宽松,加上较少引入行业保护条款,一定程度保持了香港的竞争力;过往欧洲及美国经验显示,若一个行业“被保护”的话,不消5年至10年,即会沦落至相当凄惨的地步。

要维持竞争力,关家明表示,保持竞争性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从制造、服务以至金融业都要面对竞争问题,须知道有竞争才有进步,若追求没有竞争的行业是不切实际……要强迫自己与人竞争,香港才可从中找到自身长处。

本港能承受资金外流冲击

港元兑美元汇价年初险些触及弱方兑换保证水平,市场随即掀起一轮走资恐慌。问及资金从香港流出,会否是经济衰退的触发点,关家明强调,香港金融市场极具弹性,即使再次发生大规模走资,仍可承受资金外流带来的冲击。

港银行体系结余不合理

“(香港) 银行体系结余跌至接近零,才算重返合理水平。”关家明说,当前银行体系结余“极不合理”,只有重返低位,才算体现常态。出现上述现象或许意味资金大幅流出,但他认为,香港作为中介地,资金理应在此流转,“若(资金)完全无入无出就有大问题了!

正常经济体的一般资金流转,理应不会对经济构成重大影响。关家明说:“历史经验显示,资金流向并非单纯反映经济周期,若资金单向大幅流出,或代表社会及政治制度出现动荡。”他预计,香港制度全面,出现上述情况的机会不大。

在人民币贬值浪潮下,不仅引发大量资金从内地经香港流出海外,同时导致香港银行体系结余减少。关家明称,内地去年走资情况看似相当严重,但相对全球金融总量而言,有关金额的比率相当细小,情况反映了香港市场具有相当高流动性,完全能够驾驭全球资金进出。

在金融体系具有高流动性的背景下,关家明称,虽然香港或再面对更大规模走资,但香港金融市场弹性相当高,故相信仍可承受因而带来的冲击。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