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0月24日上午,世界银行发布《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升至第31位,跻身全球前40,连续两年入列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排名提升背后,是中国下大力气、啃硬骨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务实举措。今年以来,我国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增强经济动力,并取得了积极成效。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日均新设企业1.99万户,移动网络流量平均资费降低超30%,清偿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超一半……
10月23日,我国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出台的首部针对营商环境优化的行政法规,《条例》将进一步从制度层面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夯实营商环境的法治基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深刻阐述了这一重要论断。
作为我国营商环境领域的首部法规,《条例》对“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确立了基本规范,为打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制度保障。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通过法治化手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微观主体创业创新创造的活力,对于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认为,《条例》有两大亮点:一是将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放到突出位置,回应了市场主体在营商环境方面的主要诉求,将对今年营商环境改善以及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生巨大而深远的作用;二是推动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主体维权服务平台,有利市场准入、监管等标准在全国范围内的相对一致。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常修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条例》的出台,是中国对外开放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善用高水平开放倒逼深化改革的一个具体措施。
清理营商环境的市场航道
市场如水、企业如舟。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减少相关部门对市场主体不必要的干扰,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才能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为企业提供平稳的运行航道。
围绕国务院“放管服”工作部署,各部门持续推进有效举措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2018)》显示,我国推进海关、边检、海事一次性联合检查,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比上一年压缩56.4%和61.2%;企业开办时间大幅压缩,由原来平均20天减至8.5天内。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目前以审批方式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不到1%。“证照分离”改革在全国推开,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多部门对失信主体实施联合惩戒。
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吴璟认为,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可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无障碍的进入市场、获得资源,在各类市场主体的平等竞争中,脱颖而出并发展壮大。
“当前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任重道远。部分政策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并在实践层面要加强落实,要更加强调‘两平一同’,即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常修泽说。
提升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商务部10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0871家,实际使用外资683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在全球跨国投资总额持续下降的背景之下,中国引用外资稳中有升,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
今年以来,为打造更有吸引力的营商环境,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实打实的政策措施,中国对全球投资者的吸引力正越来越强。
3月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表决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外商投资的保护。6月份,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出炉,并于7月30日起正式开始实施。8月份,山东、江苏、云南等6个省区新一批自贸试验区设立。10月份,新修订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进一步放宽了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条件……
据统计,今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和京沪两市政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迄今已推出130余项相关改革举措,进一步增强了我国营商环境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将为企业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各类市场主体也将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
“如果把企业比喻成一棵树,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企业茁壮成长的空气、土壤、阳光和雨露,这些要素使得树木孕育出枝繁叶茂的明天。”魏建国说。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