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香港商报网记者林骏强、邝伟轩、黄雪峰报道:昨日是林郑月娥当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一周年的日子。一年来尤其是去年7月1日上任以来,她当初于竞选政纲承诺的政策,大部分已在《施政报告》与财政预算案中落实和兑现。用中联办主任王志民的话来概括最恰如其分:新一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林郑带领管治团队务实进取、积极作为,既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表现出强烈的国家意识和责任担当,又聚焦经济、致力改善民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受到香港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欢迎。
坚定竭力执行“一国两制”
上任以来,林郑一直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其首份《施政报告》明确指出,竭力执行“一国两制”、维护国家宪法与香港《基本法》,是她对中央及特区的庄严承诺。
《施政报告》写明,香港与国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香港回归20年来都依托祖国、面向世界,保持自身特色和优势,成功证明了“一国两制”是香港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林郑坚定指出,每一个热爱香港的人都有责任全面准确地确保“一国两制”在香港沿着正确方向前进;都有责任向任何冲击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说“不”;亦有责任培养下一代成为具国家观念、富香港情怀及对社会有承担的公民。
林郑上任以来,本港社会气氛愈来愈和谐,行政立法关系更趋缓和。她坦言,绝对尊重立法会制衡行政机关的功能,同时期盼互相配合,让大家有机会就一些较有争议但与香港长远利益攸关的议题建立共识。无论是候任期间,还是上任之后,林郑致力于与立法会不同党派积极加强沟通,无论是建制派还是反对派,对此都给予好评。
除了积极与不同党派沟通外,林郑创先河地出席每月一次的立法会质询环节,打破了以往行政长官一年只出席4次立法会答问大会的状况,备受各方好评。在此质询环节,她不作开场白,直接接受议员们质询,就各种政治、民生等议题解画,做法备受各方肯定。这一做法体现出政府新风,有助改善行政立法关系。这亦契合林郑《施政报告》所言:良好的沟通是行政机关和立法会的合作基础,只要大家凡事从香港整体利益出发,一定能做到议而有决、决而有行。
创新思维引领香港发展经济
林郑当选一年以来,香港经济和金融领域得到长足发展。2017年,堪称香港经济“丰收年”,取得了“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胀率”的“一高二低”佳绩。据今年财政预算案公布数字显示,去年香港经济增长3.8%,不仅高于去年财政预算案预测,亦高于2007至2016年每年增长2.9%的趋势增长率。另据统计处公布,经季节性调整后,香港最新失业率为2.9%,创回归20年以来低位。至于通胀压力则见温和,香港去年整体通胀率为1.5%,为连续第六年回落。正因经济数据亮丽,恒生指数一度在2018年初创出了33484点的新高。
数据表明,香港经济正经历过去10年以来最辉煌局面,但林郑并未自满,反而更积极为香港长远发展绸缪,并大胆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建议。其首份《施政报告》提出引入二级制利得税,为一般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及初创公司减轻税务负担。虽然库房会因此每年少收约50亿元,但企业可乘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将省回的税款用作扩充业务,故对不少企业来说,二级制利得税实在是一项“德政”。
今年春节过后,林郑到访深井,与数十名“光屋”住客一起吃开年饭。资料图片
另一方面,林郑及特区政府积极为一众后来者的新经济企业搭建融资平台,协助他们扩充业务。去年底,港交所为研究多时的“同股不同权”制度一锤定音,推出重大上市制度改革方案,包括让没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以及同股不同权的新经济公司来港挂牌之余、更提供机会为让在欧美市场上市的创新型公司都可在香港作第二上市。面对近年备受挑战的香港金融市场而言,“同股不同权”制度得到落实,可算“久旱逢甘露”,充分体现了林郑处事决断的作风。为新经济企业构建理想融资平台之余,林郑更积极招商引资,年初她与阿里巴巴主席马云出席公开活动时便亲自公开邀请阿里来港上市,并获得马云善意回应“会认真考虑”。
林郑还十分注重发展创科产业,谋求让香港发展与新经济融合,包括预留500亿元发展创科产业,及为位于落马洲河套区的港深创新及科技园规划。的确,林郑及其团队有心、更有力为香港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让香港经济更上一层楼。
重视青年人“与青年同行”
新一届政府亦更为重视青年的声音,正视他们面对的各种问题。林郑《施政报告》设专门篇幅提到“与青年同行”。她承诺,自己会致力做好与青年“三业三政”相关的工作,即关注青年的学业、事业及置业;鼓励青年议政、论政及参政。
除了青年发展委员会、在网上平台与年轻人沟通等往常工作外,林郑进一步提出,要委任多一些年轻人加入各政府委员会,务求将政府中18岁至35岁的青年成员比例增至15%;特区政府让青年人透过“委员自荐试行计划”自荐成为指定委员会的成员。
特区政府会改组“中央政策组”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负责政策研究及创新和跨部门协调工作;《施政报告》就指,会招聘20至30名青年人加入此部门,让他们吸收公共行政经验,并把青年人的声音带进政府高层。
上述种种措施,体现了新届政府重视青年人,给予他们发挥所长的机会,这同样广获正面评价。
民生改善发展获重大进展
至于民生发展方面,林郑及其团队在教育、房屋及公共福利等议题上均获重大进展,当中“50亿元教育资源拨款”、“港人首置上车盘”等多项德政大受社会欢迎。
林郑注重教育,早在竞选时她就承诺“实时增加每年50亿元教育经常开支”,及至公布《施政报告》时,果有以较大篇幅介绍教育方面的政策。在新财政预算案中,更在承诺的50亿元经常开支上再增拨多20亿元,充分体现出特区政府在教育上的承担。
去年年末,特区政府高层举行集思会后,林郑“揸机”与一众问责官员合照。资料图片
面对香港楼价连年攀升,不少市民均忧虑“安居梦”难圆。林郑竞选政纲创新地提出“港人首置上车盘”概念,全港市民都热切期盼具体措施。《施政报告》介绍了政策详情,宣布将于今年底推行先导计划,预料观塘安达臣道土地可提供约1000个单位,供符合入息限额的2人或以上家庭申请。此外还推出“绿表置居计划”、“社会房屋共享计划”等,以置业为主导建立置业阶梯。
扶弱安老方面,林郑亦推出多项措施惠及基层。林郑竞选政纲提到落实“长者生活津贴”改善措施,她上任后进一步落实相关措施,《施政报告》就宣布于今年6月实施高额“长者生活津贴”,为合资格长者带来每月3485元的资助,生效日期可追溯至去年5月1日。
为减轻基层市民交通负担,《施政报告》宣布推出“免入息审查的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惠及每月车费开支超过400元的市民。
林郑当选一年大事记
1 香港庆回归20周年,习近平主席视察香港并主持庆祝大会,为林郑月娥领导下的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监誓。
2 林郑当选特首后首份施政报告出炉,推出一系列新措施惠及民生、促进经济。
3 特区政府公布“一地两检”方案,林郑提出“三步走”,充分发挥高铁效益。
4 港深签署合作备忘落实落马洲河套区建科技园,汇聚专家人才,推动香港经济转型发展。
5 致力推动西九筹建故宫文化博物馆,致力推动香港文化旅游产业。
6 林郑勇创新作风,致力改善行政立法关系,除每年出席4次立法会答问大会外,另于每月出席一次质询环节。
7 史上罕见超强台风“天鸽”袭港,在林郑月娥带领下各政府部门应对得宜,本港伤亡减至最少。
8 与国家发改委及广东省签署有关协议,致力于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带领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9 就大埔公路巴士翻侧19死车祸迅速果断反应,林郑实时宣布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并取消农历新年年初二烟花汇演及下半旗致哀。
10 计划成立香港公务员学院,频频外访包括到北京向国家行政学院取经,积极为成立学院铺路。
【特写】“舟山有两个特首多麽好呀”
昨晚,籍贯同是浙江舟山的前任特首董建华和现任特首林郑月娥,首次同场出现在香港舟山同乡会第十五届理事会春茗联欢晚会。
晚会上,林郑笑说:“今天是3月26日。去年的今天,是我当选行政长官的一天。记得当时有一段时间很多人找我谈话希望我参选,尤其是董先生多次找我分析出选。有一次,他说完所有理据后就说,舟山有两个特首多麽好呀!这个感染力很大,我就决定参选了。”此时,台下报以热烈掌声,笑声欢呼声一片,董建华也忍俊不禁。
董建华和林郑昨晚同场现身香港舟山同乡会春茗联欢晚会,一起举杯言谈甚欢。
记者余江强摄
林太续说,“当选一年,工作9个月,非常繁忙。虽然我有超过37年的工作经验,工作时间还是很长,和董先生有得比较。董先生是7点到11点,我可能是到晚上1点。”
妙语连珠,全场哄然。
林太感性地表示:“出任行政长官是很大的光荣,责任也非常大,工作很多,无论是对外对内,对外推广香港,感到压力,但非常有意义。希望香港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高度自治。”她说,工作(即任特首)9个月最大的感受,是中央非常支持香港,“每次跑部委、见部长,每一次都不会空手而回,都是好积极的回应”。
香港商报记者余江强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