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迷昨到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参观,追忆大师的武侠世界。 中通社
【本报讯】记者冯仁乐报道:武侠小说宗师金庸(原名查良镛),前日下午于养和医院逝世后,香港社会各界纷纷以不同方式表达哀悼不舍之情,回忆金庸先生的风采和贡献,赞扬他经典传世,侠义长存。不少书迷昨日还特别到金庸馆悼念一代宗师。查良镛儿子查传倜在微信上载多张父亲生前的照片,并感谢各方好友慰问。全国政协副主席、前行政长官梁振英(CY)昨日在社交网站发文悼念,并认为香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金庸馆。本报昨日亦发出唁函悼念,并对查良镛先生家人致深切慰问。
金庸儿子发文感谢慰问
查良镛儿子查传倜昨日在微信发文,感谢各方好友慰问,并对未能实时接听电话及短信表示歉意。他在微信上载父亲生前照片,并且配上语句“有容乃大侠客情,无欲则刚论政坛,看破放下五蕴空,含笑驾鹤倚天飞。”
梁振英昨于facebook发文悼念金庸,撰文以“香港应该有一个更好的金庸馆”为题,回忆了为金庸馆揭幕的往事。他说,香港以金庸为荣为傲,大概是两年前吧,自己当时偶然从特区政府同事口中得知揭幕典礼安排,于是随即表示:“金庸馆开幕应该由特区政府最高层主持,以示重视。”他续称,“这是我5年行政长官任期内和同事‘争’做主礼的唯一一次。”
梁振英提到,金庸馆是在香港文化博物馆内的常设展览馆,认为规模可以更大;而沙田这个展馆地点的交通,尤其是对外地客人来说,并不方便。他建议香港应有一个独立的、大规模和地点方便的金庸馆,认为“不愁没有展品,更不愁没有观众,香港不做,恐怕其他城市会抢去做”。
一名读者在书店内金庸作品专柜前拍照留念。
香港作联新闻联和本报同悼念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悼念称,金庸是他非常敬佩的作家,对自己有知遇之恩。他回忆起1991年初识金庸时的情景,还忆及曾到金庸在香港北角的办公室,当场受聘担任《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他指,金庸非常勤奋,出差时在机场常去书店看书、买书。他的学问非常渊博,精通英文、法文等语言,藏书也非常丰富,办公室、家里到处都是书。金庸是成功的报人、作家、企业家,如此有多方面成就非常难得。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昨发唁函悼金庸。唁函称:“新闻联全体同仁对查良镛先生逝世深感悲痛。查良镛先生早年在香港《大公报》、《新晚报》等媒体任职,后创办香港《明报》,成为文人办报的典范。查先生不仅是杰出的武侠小说大师,更是一位出色的报人和评论家,其撰写的近两万篇社评、短评,笔锋犀利,切中时弊,在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唁函续称,查良镛先生是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荣誉主席,为香港新闻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逝世是香港乃至国家新闻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给香港新闻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铭刻在媒体同仁心中。
香港作家联会会长潘耀明接受专访追忆金庸。
金迷专程到金庸馆缅怀
香港商报昨日亦发出唁函悼念并致慰问:
“惊悉查良镛先生逝世,香港商报全体仝人深感悲痛!查良镛先生与《香港商报》结缘深厚,早年曾在《香港商报》首发脍炙人口的两部武侠名著:《碧血剑》、《射鵰英雄传》,哄动一时,洛阳纸贵。查先生一直关心支持《香港商报》,在2000年与一批本港知名人士欣然成为香港商报顾问。
查良镛先生博学多才,继承古典武侠小说精华,开创新派武侠小说先河。作品深蕴民族大义和家国情怀,对海内外华人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查先生毕生心系国家,爱国爱港,为香港新闻事业以及弘扬中华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逝世,是香港乃至华文媒体界的一大损失。他留给香港新闻界、文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谨向查先生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金庸馆常设于沙田文林路1号的香港文化博物馆内,收藏超过300组展品,包括早期流通的小说版本、手稿、文献等,介绍金庸早期事业发展及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昨日有不少市民专程前来参观,怀念一代武侠小说宗师,有人在留言板上留下悼念字句。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