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香港萬象 > 详情

林郑冀港善用长处发挥引领作用 大湾区可成“东方硅谷+华尔街”

2019年03月26日 10:43:58  來源:香港商报网

林郑月娥与崔世安、马兴瑞在昨天的论坛上共同探讨大湾区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新社

本报讯】昨天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年会上,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与澳门特首崔世安、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共话大湾区发展新蓝图。林郑月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硅谷,更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硅谷和华尔街的城市群,她将带领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融入大局为经济注新动力

在当天上午举行的论坛上,林郑月娥在全球经济中的粤港澳大湾区环节致辞。她表示,香港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以一国两制为原则,享有高度自治,大湾区对香港是前所未有的机遇,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藉此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大湾区发展的态势良好,这并非偶然。林郑月娥指出,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早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提到围绕大湾区发展的3前所未有,包括中央政府对大湾区发展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三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参与的热情前所未有以及大湾区将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发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作用。我有决心带领香港在大湾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林郑月娥表示,香港会坚守一国两制原则,并善用长处,包括在金融方面的优势。

多措并举促港抓住机遇

她指,大湾区的《规划纲要》订下了建设国际金融枢纽的明确方向,以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期待香港在实现这些目标方面发挥引领作用。为了让香港抓住大湾区机遇,香港采取了一些重大举措,包括为创新科技公司和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订立新的上市制度;为满足一定条件的在岸和离岸基金提供利得税豁免;为债券发行提供补助以及建立金融学院培养本地和内地人才等。

《规划纲要》特别强调在大湾区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林郑月娥认为,香港大有潜力为此作出贡献,并从中受惠。她认为,香港的优势在于3所位列世界前50名内的大学,以及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带来的科技转化能力;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国际联系亦是香港所长。此外,香港具深度和流动性的资本市场,可提供私募基金直接融资或通过上市筹集资本的渠道,有助推动科技成果作商业应用。

林郑月娥表示,香港期待未来与广东9个内地城市和澳门,以及在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共同愿景的企业和机构紧密合作。我认为大湾区不仅具备潜力成为东方硅谷,更可以成为同时具备硅谷和华尔街的城市群。

崔世安:湾区带来前所未有机会

出席论坛的澳门特区行政长官崔世安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为澳门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澳门特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部署,加强与各方的密切沟通联系,全力深化合作。

崔世安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建设是一个时代命题,要在坚持一国的前提下,协调平衡两制三个法域、三种税制的差异。推进大湾区建设,就是要化挑战为机遇,重点解决经济制度、法律体系和行政体制等的差异问题。

澳门经济结构较为单一,空间资源和人力资源较为有限,客观上制约了澳门经济社会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崔世安称,未来澳门将继续在中央大力支持下,积极走出去,全力配合国家部署,加强与各方的密切沟通联系,深化区域合作。

粤大力推进区内软硬联通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湾区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龙头,成为新技术、新产业的策源地,也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在昨天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广东省长马兴瑞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一流湾区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在发展空间、要素集聚、制度安排等方面更具优势。

马兴瑞说,广东将大力推进区域内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与港澳共同打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的制度安排。

大湾区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的五大战略定位,其中包括「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推动这一目标实现,马兴瑞说,广东将把自身较为完善的科研体系、产业体系优势与港澳高端科研力量强强联合,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珠三角先进制造业与港澳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

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支撑

在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方面,马兴瑞表示,大湾区将共同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他强调,广东会把握好机会将规划落实,创造法制化及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并落实国家《外商投资法》,加强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进一步完善产权保护、政务服务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加快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一流营商环境。同时会将三地的科研优势结合,放宽外资准入要求,加大引进优势外资项目。马兴瑞透露,广东将加大力度引进一批投资额超百亿美元的优质外资项目,并联合港澳赴海外开展大湾区品牌推介和招商活动。

马兴瑞表示,广东将扎实抓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合作办学、合作办医,强化区域污染联防联治和生态环境建设,并加快完善广深港及广珠澳的内部交通网络,努力促进一小时内到达大湾区内主要城市,将粤港澳建设成富有活力及国际竞争力的湾区。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