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香港昨日新增7宗新冠肺炎确诊个案,其中4宗为输入个案,另有3宗是前日确诊的32岁丰泽电器男患者的同住家人,包括一名刚出生12天的男婴,是本港至今年龄最小的新冠肺炎患者。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昨日亦公布一项研究发现,幼儿确诊者不论是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均偏高,四成病童无病征,有一名病童即使有抗体,病毒仍能潜藏体内多达36天,其间仍有传播性,令病童容易成为隐形传播者,建议政府在社区强检和日常幼儿检测上,更多采用粪便样本加强对幼儿检测,以便截断社区隐形传播链。
中文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幼儿确诊者不论是病毒载量及带活性病毒的比例均偏高。左起:李民瞻、黄秀娟、陈基湘。 中大医学院供图
本港昨日没有新增源头不明确诊个案,但有3宗关连个案,是前日确诊的32岁丰泽电器男销售员同住油塘邨华塘楼的家人,分别为31岁女子、7岁女童、刚出生12天的男婴,相信是男患者的妻儿。
该男婴是本港疫情爆发以来年纪最小的确诊者;上一名年纪小的是一名14天的男婴,于今年1月27日确诊,无病征,属于机场三跑地盘群组。至于初步确诊个案则少于10宗。
截至今年3月25日,在本港11,429宗确诊个案中,929宗为17岁或以下人士,当中逾20%共201宗是3岁或以下幼儿,87宗即四成多没有任何病征。中大医学院研究团队将香港与内地以及美国等多个地区的儿童确诊比例作比较后,发现香港幼童染病的百分比偏高。
活性病毒比例高达九成
中大医学院肠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秀娟指出,该院自去年3月底起,在逾1.75万个粪便样本中,成功识别22宗确诊个案,阳性比率为0.13%,比封区强制检测的0.08%和的士司机一次性强制检测计划的0.006%更高。在这22名确诊者中,20人为6岁以下幼儿,比例逾90%,当中没有征状的隐形个案占逾70%。
中大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系主任陈基湘指出,因幼儿大多没有征状,但病毒载量高,而且带活性病毒的比例更高达九成,极具传染性,再加上他们持续带活性病毒的时间可以十分长,其中一名两岁患者的粪便持续带活性病毒期长达36天。
他说:「病毒十分喜欢这些幼嫩的细胞,会生存久一点、多一点,不等于要破坏细胞。很多幼童的病毒感染,他们排放病毒的时间长,但他们的病征不一定很严重。」
征状似感冒 家长难察觉
这些因素均显示受感染幼儿更容易将病毒在社区传开。而粪便检测是可靠及有效方法,找出没法提供呼吸道样本的隐形个案。黄秀娟补充,病童即使呼吸道样本对病毒检测呈阴性,但部分病童的肠道及粪便仍然活存阳性病毒。「病毒可在肠胃中长达30天,是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会有较高风险,成为社会的隐形传播者。」
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系主任李民瞻表示,发烧、咳嗽和流鼻水是儿童感染新冠肺炎最常见的病征,但这些征状往往被以为是普通感冒,故家长未有察觉子女染病及安排检测,呼吁家长多留意孩子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曾经到访高危地方后出现不适,居所被纳入强检名单、或就读学校有人呈报原因不明的不适情况等,都应尽快求诊并接受病毒检测。
中大建议政府在社区强检和日常幼儿检测上,更多采用粪便样本加强对幼儿检测,以便截断社区隐形传播链。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