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間團體「反黑金反港獨關注組」19日到政府總部抗議《蘋果》製造假新聞,要求政府依法取締。\大公報記者蕭霖攝
【本報訊】造謠容易闢謠難。近年《蘋果日報》等「黃媒」頻頻製造假新聞,並用誤導人的報道抹黑特區政府及警方,嚴重影響政府管治。特區政府多個部門疲於闢謠,以正視聽,惜收效甚微。
假新聞已成全球民主進程的公敵,本港社會響起一片呼聲,促盡快訂立專門法例,打擊假新聞,從源頭止亂,還香港安寧。
修例風波期間,亂港分子不斷製造「警察在太子站打死人」、「新屋嶺強姦」、「荃灣警署輪姦」等假消息,造謠惑眾,毫無依據,惟《蘋果日報》竟持續大肆報道,即使政府嚴正闢謠,該報依然懶理。而在疫情下,《蘋果日報》及其他黃媒又不斷造謠,老屈全民檢測是為了將港人DNA送返內地、國產疫苗致人死亡、「安心出行」會出賣個人行蹤等,為控疫添煩添亂。
立法保傳媒專業客觀
據了解,特區政府去年花約5000萬元,聘請公關顧問公司,研究全球主要持份者當前對香港的觀感,及制訂應對假新聞策略,但至今未見有進展。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與內地法律專業聯合會會長陳曉峰表示,假新聞是全世界民主進程的公敵,有意圖偷天換日的人,在數碼公海嘗試「引爆」以假亂真的「新聞核彈」,圖謀渾水摸魚,「使橫手」干擾選舉、社會進程、社會和諧、防疫抗疫。他指出,國際經驗得出的啟示,只靠「誹謗罪」去控告及打擊假新聞,跟不上時代節拍。他補充,在美國、德國、法國、新加坡等地,涉嫌散播假新聞屬於違法行為,可依法判刑及罰款。他建議特區盡快訂立相關法例,瞄準打擊,盡速建立健全的機制堵截謠言傳播,避免假新聞進一步害人,以及削弱公眾對新聞界的信心。
民建聯犯罪年輕化關注組召集人顏汶羽直斥,部分媒體以錯誤、失實的消息及資料作新聞報道,錯誤引導甚至煽動市民。他期望政府盡快推出杜絕假新聞的法例,規範行為,令媒體專業中立的形象得以維持。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