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香港国安法实施后,海关加强追查黑金流向,在维护金融安全和打击犯罪收益行动中屡屡建功。海关上周展开代号“破币”行动,首次侦破犯罪集团利用虚拟货币“泰达币”清洗黑钱案,拘捕4名本地男子,揭发洗黑钱集团利用隐蔽性较高的“泰达币”交易,以“币入币出”及“币入钱出”方式,一年半内利用虚拟货币交易平台账户和银行户口进行1,800宗交易,清洗12亿港元黑钱,相信部分黑钱已流入新加坡,海关正追查涉案“金主”的身份。
海关动员40名财富调查课人员突击搜查全港5个处所,以涉嫌“洗黑钱罪”拘捕4名男子。
被捕4名男子年龄介乎24岁至33岁,其中报称“自僱人士”的33岁男子为洗黑钱集团骨干,其余3人分别报称保险从业员、建筑工人及健身教练。
据悉,该集团骨干去年初以每月1万至2万元作为报酬,招揽该3名男子开设报称经营运输、红酒及健康食品质易的3间公司,并出任“傀儡”董事,同时在一个本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开设电子钱包,并在本地多间银行开设户口。
3涉案公司均属“空壳”
海关财富调查课今年初根据情报及调查发现,3间涉案公司均使用同一间秘书公司,其中两间公司在公司注册处的登记地址为虚构,同时,3间公司自成立后并无报关文件,亦无营业记录,属于“空壳”公司。
海关近年破获大宗洗黑钱案
调查发现,该3名“董事”虽报称有正职,惟税务资料反映他们月入只有一两万元收入,但其银行户口就有大量不寻常巨额交易。海关怀疑有洗黑钱集团利用“空壳”公司清洗黑钱,遂展开数个月的调查。
调查发现,由去年2月至今年5月期间,有人透过3间空壳公司开设的虚拟货币交易户口及银行账户,由40多个来历不明的电子钱包接收“泰达币”,再由逾100个个人及公司银行户口接收巨款,总共涉及12亿港元的进出交易。
其间,“泰达币”交易频繁,洗黑钱集团将由电子钱包接收的约8.8亿元“泰达币”,采用“币入币出”方式,将当中1.5亿元“泰达币”转至20多个不知名的电子钱包。
10.8亿汇银行 部分流入星洲
其余7.3亿元“泰达币”以“币入钱出”方式,透过交易平台兑换成法定货币,再存入3间涉案公司开设的本地银行户口,加上来源不明的3.5亿元现金存款,将合共10.8亿元分别汇到200间本地及海外银行户口。这些户口包括汇款公司、房地产公司、投资公司及个人户口,部分款项相信流入新加坡。
本月8日,海关动员40名财富调查课人员突击搜查全港5个处所,包括位于黄竹坑、太子、屯门和天水围的4个住宅单位,以及位于旺角的一处办公室,以涉嫌“洗黑钱罪”拘捕4名男子。行动中,海关人员检获多部电话、计算机、银行月结单、银行保安编码器、公司印章、怀疑虚假公司的合约及支票簿等,并冻结疑犯2,000万元银行存款。海关相信涉及跨境犯罪集团,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根据《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任何人如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相信任何财产,不论全部或部分、直接或间接,代表任何人从可公诉罪行的得益,而仍然处理该财产,即属犯罪。一经定罪,最高可被判罚款500万元及监禁14年,而相关犯罪得益亦可被没收。 市民可致电海关24小时热线2545 6182,或透过举报罪案专用电邮账户(crimereport@customs.gov.hk)举报怀疑参与洗黑钱的活动。(香港文汇报记者 萧景源)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