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香港文汇报记者文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早前在施政报告中,提出用20年时间构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的「北部都会区」。林郑月娥昨日在立法会答问大会上交代相关的发展进度,透露连接洪水桥和前海铁路项目已着手研究,稍后将与深圳市领导会面作讨论。她同时提出四大方向,包括精简土地开发程序,有效整合审批土地发展,制订有利产业和人才发展政策,以及强化执行机制,为构建「北部都会区」创造有利条件,并勾勒未来15年至20年的房屋供应计划,联同「北部都会区」、交椅洲填海等项目在内,料可提供100万个单位应市。特区政府作为先行者,拟将无地域限制的政府部门搬入「北部都会区」。
第七届立法会昨日举行首次大会,林郑月娥出席答问大会时以近15分钟向议员介绍「北部都会区」多项关键项目进展。她提到去年公布「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后,至去年年底有近300篇报道及评论,普遍都支持建议,形容方案有更大发展思维、为房屋问题带来希望,当中亦不乏有善意批评,提到计划成败在于执行,需要为相关土地房屋政策拆墙松绑。
冀有效整合审批土地发展
林郑月娥建议,下届政府可考虑设立副司长职位,负责领导包括「北部都会区」、「明日大屿」等大型区域发展,提升高层领导,强化跨局协作,制订指标监察成效,并与深圳市政府紧密联系。由于是否设立副司长职位与管治风格有关,故应留待下任行政长官考虑。而为跟进发展策略关键工作,林郑月娥提出四大方向包括精简土地开发程序,有效整合审批土地发展,制订有利产业和人才发展政策,以及强化执行机制,为构建「北部都会区」创造有利条件。
她进一步解释,要在20年内全面落实《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必须大刀阔斧压缩土地规划流程,故发展局会在本季度向立法会提交精简土地发展的具体建议,涵盖《城市规划条例》、《收回土地条例》、《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等多条法例。此外,政府会研究以混合模式发展创科用地,除继续发展多层工业大楼给中小企进行生产研发外,亦会考虑采用「双信封制」招标方式批地予大型创科企业,综合考虑技术和价格建议,让企业自行兴建研发或生产设施,以吸引高端制造业和科研机构落户香港。
卢伟国吁增人力资源预测规划
工程界议员卢伟国指出,工程界一直呼吁政府压缩流程、拆墙松绑,关注政府可否承诺相关政策局有序推出建设及基建工程,并加强人力资源预测及规划,以免业界陷入「一时做死,一时饿死」的恶性循环。另一议员陈学锋则要求政府交代「北部都会区」的路线图及时间表,并促请政府增加地积比率,以解决市民短期住屋需求。
林郑月娥回应坦言,担心人力资源问题,在内部召开会议就人才及劳动力方面作讨论时认为香港将面对挑战,希望尽快提交文件予立法会讨论,如何令香港可库存更多人才及人力满足未来需要。
她表示,为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政府推出过渡性房屋,提供约两万个房屋单位,甚至用宾馆、酒店作过渡性房屋,而连同「北部都会区」、交椅洲填海等在内,未来15年至20年可提供超过100万个单位。不过,她不认同全面增加地积比,反问「80层、90层、100层」附近有否足够道路及学校?
沙头角码头对出设立「指定区域」位置图
旅团次季准赴沙头角码头禁区观光
新界北区拥有不少生态旅游资源,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透露,保安局今年第二季将开放原属禁区范围的沙头角码头,容许旅行团在指定区域观光购物或乘船前往荔枝窝、吉澳等旅游景点,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前就进一步开放沙头角墟(中英街除外)的可行方案咨询市民。
可乘船往邻地游览
据保安局早前提交北区区议会社会事务委员会的建议,开放沙头角码头予旅行团的试点计划最快于今年第二季开始,逢周六、周日及公众假期容许指定旅行团使用沙头角码头乘船前往荔枝窝、吉澳等邻近地点游览。警方会向参加指定旅行团者签发旅游观光类别的禁区纸,让持证者于指定日期及时间随团进入沙头角,并经指定路线前往沙头角码头对出的指定区域,每日游客人数最多约为500人,试验计划为期6个月。
此外,就「北部都会区」提倡重视城乡共融、发展与保育共存,林郑月娥指,为确定分别位于南生围、三宝树和蚝壳围的三个湿地保育公园、沙岭及南坑自然生态公园,以及湿地公园扩展部分的范围和管理模式,及评估有关措施对创造环境容量的成效,环境局正筹备今年内开展顾问研究。
连接深圳前海与洪水桥的港深西部铁路和连接尖鼻咀及白泥的自动捷运系统构想图。
将晤深圳领导商3跨境铁路项目
「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原则之一,就是优化、增强及添加跨境连接的交通基建及通关安排,以构建港深一小时通勤网络为目标,扩大港深的连接面,故特区政府建议落实5个新铁路项目,包括3个跨境项目。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透露,已向深圳市政府提出该3个跨境项目的建议,她稍后会与深圳市领导会面作详细讨论。运输及房屋局亦正着手研究连接洪水桥及前海的香港路段,沿线增设车站位置。至于北环线北延支线,政府已要求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于今年内提交支线的技术和财务建议。
3个跨境新铁路项目包括连接深圳前海与洪水桥的港深西部铁路、连接新田及新皇岗口岸的北环线支线,以及将东铁线向北延伸并将罗湖站迁移至深圳,还会在现有罗湖站及上水站之间设置一个新的铁路站(暂名为罗湖南站)。
有关建议已获广泛支持,交咨会主席张仁良上月曾表示,政府向他透露往前海的铁路有机会以地底穿过方式兴建,更设海底隧道往前海方向,惟未有透露造价和时间表,而其他4个新铁路项目则很大机会建地面轨道。除了上述3个跨境项目,其余两个新铁路项目为本地项目,包括将北环线从古洞站东延,接驳香港罗湖及文锦渡地区以及新界北新市镇各发展节点,以及连接尖鼻咀及白泥的自动捷运系统。
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月前亦在网志表示,若新铁路项目属现有铁路网络的延伸,会先邀请港铁提交建议书。至于与现有铁路网络没有直接关连的新项目,则可考虑邀请港铁推展,或进行公开招标,政府会因应铁路项目的性质,考虑是否由港铁负责推展。
若有关项目属跨境项目,会与内地有关当局磋商。他提到港深两地已成立「推动港深跨界轨道基础设施建设专班」,港深西部铁路的首阶段研究预计于今年内完成。
北区拓3大型医院额外提供5100病床
为打造「北部都会区」成为宜居新市镇,特区政府锐意提升该区的社区配套。针对北区目前缺乏大型医院,以及配合未来人口上升,政府早前建议未来将会在区内发展3间大型医院,包括在未来北环线古洞站兴建一间新医院;研究扩建北区医院,及在洪水桥兴建新医院。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透露,计划完成后3间医院合共额外提供最少5,100张病床。
今年施政报告其中一大重点是整合天水围、元朗、古洞北、洪水桥等多个新发展区,并打造为宜居、宜业及宜游的「北部都会区」,林郑月娥昨日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表示,早前与医院管理局主席和行政总裁会面,双方原则上同意在「北部都会区」扩充或兴建3间医院。
拟「北都区」拨地发展私院
其中北区医院扩建工程已经展开,2028年完工后将额外增加1,500张病床;古洞北医院预计会成为「北部都会区」的中心医院,发展成为具综合功能的研究型医院,提供治疗、诊症服务、基础研究,与附近新田科技城生命科学产生协同效应,初步估计最少提供1,600张病床;食物及卫生局也正研究将洪水桥医院的病床数目增加至2,000张以上。
此外,政府也计划在「北部都会区」拨地发展私家医院。
医管局主席范鸿龄欢迎有关建议,同意有需要于「北部都会区」扩充或兴建3间公立医院,有助推动都会区内各项大型医疗设施,确保能应对新发展区的医疗需要。
生产力局喜见政策有利产业人才发展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提出四大方向,为构建「北部都会区」创造有利条件。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表示喜见政府有意制订有利产业和人才的发展政策,相信能吸引更多内地和海外企业、科研机构及人才参与香港的创科发展。香港营造师学会则促请政府投放更多资源于营造管理专才培训,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建筑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以保持香港的竞争力。
生产力局表示,会积极配合《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支持创科发展的措施,重点发展香港有优势的科研产业、先进制造及生命健康科技,促进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及把握大湾区发展机遇,冀为年青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及科研相关职位,以加强香港的科研人才库及增加年轻人的上游机会。
生产力局续指,正积极研究在「新田科技城」成立生产力局分部及相关科技研发基地,并正安排国际顾问机构咨询业界及各持份者,就此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期望透过生产力局深厚的科研根基,先进制造的经验及综合技术支援,助业界以新技术创造香港经济新动力。
营造师学会促助育管理专才
香港营造师学会会长冯国强则表示,随着香港房屋及基建项目陆续动工,加上大湾区蓬勃发展,对营造管理人才需求殷切,为业界挑战之一,冀透过与大湾区的跨境合作工程,达至人力资源互补,并集两地营造管理之优点,促进业界的发展。他并促请政府投放更多资源于营造管理专才培训,为香港及大湾区的建筑发展提供稳定的人才支持,以保持香港的竞争力。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