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香港萬象 > 详情

行政长官答问大会显议会新貌质询数创新高

2022年01月13日 09:10:50  來源:香港文汇网

【本报讯】(香港文汇报记者郑治祖)完善选举制度后新一届立法会的首次大会,即行政长官答问大会,以理性、有序、高效的新风貌开启议会新篇章。答问会顺畅进行逾两小时,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回答议员17条质询,创答问会质询数量新高,而且答问过程互动频频、精彩纷呈。议员质询内容涵盖广泛,既涉猎防疫政策、民生要务、经济发展,亦涉及国家安全、人才政策等重大管治问题,更从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维度审视政策的不足之处、监察政策的执行进度、关注政策的未来走向,整场答问会理性又不乏尖锐,宏观又不失贴地,向市民展现新议会应有的新气象。

昨日立法会首次大会,从上午11时开始持续到下午1时左右结束,合共进行逾2小时,共有17位议员提问,创下答问会质询数量新高。除经验丰富的资深议员外,亦有6名新科议员提出质询。

◆ 特首林郑月娥首次接受第七届立法会质询。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防疫议题广受关注

答问会上,议员质询的内容涵盖广泛。第五波疫情袭港,防疫抗疫是议员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他们关注抗疫政策,亦关注疫情下不同群体的利益。议员陈凯欣建议政府提出严厉的防控措施,包括全面检测和把握农历新年前的最佳时机即时推出在家工作;议员李世荣则表达市民对落实防疫政策疏漏的不满,希望政府严守「外防输入」;议员陈振英则希望政府关注在收紧防疫措施下中小企的生存环境,优化「银行业中小企贷款协调机制」帮他们渡过难关等;议员周小松就希望为工友争取现金津贴帮他们度过年关。

◆ 陈凯欣。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房屋强金要求加快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当然是议员关注的重中之重。答问会的首个问题就是涉及打工仔利益的民生问题,由工联会议员邓家彪提出,他关注政府取消强积金「对冲」工作的进度,及法例生效日期能否提前;而议员陈学锋则聚焦劏房,要求政府给出解决房屋问题的明确路线图和时间表,并建议出台「解近渴」的房屋政策等。

国家安全是香港发展的基石。特区政府早前多次表示,会尽快跟进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立法工作。议员叶刘淑仪关注有关立法的时间表,并建议特区政府研究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经验。

◆ 叶刘淑仪。香港文汇报记者摄

人才则是香港发展的原动力。不少议员关注香港人才政策。议员卢伟国认为香港不少行业普遍存在人才不足问题,要求政府全面检视人力政策;而议员林健锋则关心在新的环境下,政府会如何吸引政治人才,让他们为香港发展服务。

审视不足监察进度

从是次答问会的质询情况看,议员监督政府施政的视角多样,不仅包括检视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例如要求政府优化、收紧抗疫政策;还着眼箭在弦上的政策的落实进度,例如跟进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取消强积金「对冲」工作的时间表等;更会前瞻性审视政策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变数和困难,例如有议员担心特区政府换届,会否影响「北部都会区」等大型政策推行的成效和进展,或者特区政府会否透过疫情「空窗期」,加快筹备设立文体旅游局,整合各政策局辖下的资源,为疫情后重振旅游业做好准备等。

议员关注的问题多元,亦坦率表达市民、业界对部分政策的不满,而特首林郑月娥对议员的质询一一认真作答。过程中难免有交锋,但会议始终在理性的氛围中进行,议会新气象已经初步呈现。

林郑月娥:尽早与议员交流新政策

(记者黄书兰)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昨日出席行政长官答问会开场发言时表示,期望与议员充分合作,在经完善的选举制度下做出实际成绩,争取市民认同,让新制度发挥其优越性,为香港民主的长远健康发展奠下坚实基础。

在配合立法会工作方面,林郑月娥指,自己会定期出席时间长短不一的答问大会,直接回应议员的质询,亦要求官员在回答议员的口头质询时,要做到简洁、清晰及有理有据;各司局长亦应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尽早与议员作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并咨询相关立法会事务委员会。政务司司长亦会每周与立法会内务委员会正副主席会面,保持沟通。

【特写】详答加追问超时半粒钟

(记者郑治祖)「你有问、我就答」正是良性行政立法关系的体现。立法会昨日的行政长官答问会,不仅运作顺畅有序,而且议员积极、踊跃提问,令会议超时,行政长官因此留多半个小时,尽力回应议员。

行政长官答问会一般而言时间约为1.5小时,但昨日的答问会则延长了半小时。前后共2小时的答问会上,首半小时先是林郑月娥的开场发言,其后开始答覆议员质询时,已有54名议员排队提问。在特首详尽回应、议员积极追问的情况下,首半小时只问答了3条问题。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只好提醒议员尽量精简发问,并问特首可否「多留15分钟」,特首则爽快回应说︰「没问题,多留半个小时也没问题。」

有关安排最少增加了6名议员获得提问机会,特首亦可回应更多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包括机组人员的隔离检疫措施、「防疫抗疫基金」对各行各业的支援、优化轮候检测安排、如何在控关情况下帮助有需要返回内地的港人等。

【记者手记】议会不再是「做骚场」「斗兽场」

(记者郑治祖)亲历立法会工作起起伏伏的除了官员和议员外,还有报道立法会新闻的记者。对亲眼见证数届议会更替的香港文汇报记者而言,完善选举制度下的新议会,不再是「做骚场」「斗兽场」,真心希望官员、议员、市民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新风貌。

过去的立法会,最响亮的或许不是议政声音,而是「点算人数钟声」。尤记得第五届立法会时,每到周三立法会会议时,步入立法会大楼一刻,便不停听到「点算人数钟声」,直到会议结束,那不断重复的钟声仍然在脑海中回响,拉布对议会带来的消耗令人感到无奈和厌烦。

第六届立法会的前几年更可以用「沦陷」来形容。议员就职宣誓仪式当日,记者不巧生病,但仍希望见证议员宣誓的重要时刻,但谁料见到的是「港独」分子梁颂恒及游蕙祯等人就不断搅局,和说出辱华言论,以及涉事人等事后令人不齿的狡辩。此后,立法会乱局持续,拉布已成惯例,波及范围亦从周三的立法会会议,延伸到财委会、内委会。记者每次采访时,都是听上大堆无主题的讨论,更经历了掷臭弹、泼屎水等原本不应该在立法会出现的场景。

直到中央出手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议会面貌才焕然一新。记者通过与第七届立法会议员的接触,感觉他们对议政有热诚、有魄力、有水平。记者昨日再次踏进立法会会议厅,没有听到撕裂社会的口号、没有揽炒横额,也没有反中乱港分子站在会议厅门外辱骂和攻击官员及不同政见议员的往昔情景。取而代之的是议员们精神抖擞,履职尽责,本着为香港好、为市民好,共同谋划香港的发展,展现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精彩质询五片段

【片段1】取消强金对冲难提前

邓家彪:特首说取消强积金对冲应该会交上立法会,究竟这是画饼充饥,还是真的来到呢?你究竟是否真的有信心在这一届内完成立法工作?

林郑月娥:取消对冲的条例已获行会通过,我已要求劳福局局长首先成立一个劳工事务委员会作简介和讨论,然后会提交给立法会。要落实取消对冲,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电子强积金的平台配合这条例另外一条条例。

邓家彪:法例通过并不代表法例生效,因为我看到政府所说的时间表是2025年,可否快一点?

林郑月娥:要等待积金局建设的eMPF平台(「积金易」平台),才可以做得到,大概时间表是到那个时候才能够全面落实安排。

【片段2】货运豁免保障供应链

李世荣:市民觉得防疫措施来得非常急,政府未完全做好准备便推动,令市民难以适应。市民亦质疑为何政府时常强调要严守「外防输入」,但偏偏「甩漏处处」,结果导致「爆大镬」。这波疫情,政府有否足够能力处理?

林郑月娥:我完全明白你所反映市民的焦虑、不满、气愤,限制一定会引起不满,这是无可避免的,但政府可将工作做得更好。政府的能力较两年前增加很多倍,这一刻我站在这里是有信心的。

在「外防输入」方面,我们是全世界可能仅次于内地实施最严厉「外防输入」措施的地方。我们700多万人如果没有了每日约8,000个跨境货车司机运货进来、没有了航班运货进来,会是怎样的光景?所以豁免在空运和陆运方面的检疫是一个既定的政策,但不等于豁免了就「无皇管」。我们不会放过一些违反豁免规例而影响了香港防疫状态的人士,一定追究到底,采取法律行动。

【片段3】检视充实人力资源库

卢伟国:你会否承诺加强人力资源的预测和规划,以免工程界重复陷入「一时做死、一时饿死」的恶性循环?

林郑月娥:我最近亦召开内部会议,专门检视香港的人力资源,发现无论在人才或劳动力方面似乎都会面对挑战。我希望尽快提交一份文件,让立法会可以讨论如何为香港库存充实更多人才和人力。

卢伟国:工程专业面对的问题其实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因此我希望政府能够制订长远和比较完整的人口和人才政策。

林郑月娥:在人才政策方面可以更主动和积极。这次政府架构重组也将所有涉及人力的政策工作统整在劳福局,让它可以全面检视香港的人力或人手资源,从而制订政策,交予相关部门执行,这是我们工作的方向。

【片段4】增加房屋密度有后果

陈学锋:对于更多的市民来说,他们需要一个有尊严的居所。究竟能否给予市民一个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什么时候他们真的可以「上楼」呢?

林郑月娥:在未来15年至20年,我们会有超过100万个单位应市,这还未包括私人发展商用自己的土地或者旧区重建、改建的单位。现在的问题是要追落后。如果陈议员你说15年、20年很长,其实我有一个10年建屋计划,该计划的30多万个单位已全数觅得土地,不过如何能压缩程序是我们现时面对的挑战。

陈学锋:你刚才说到的「北部都会区」,甚至乎「明日大屿」,都是10年以至20年的规划,其实政府有否考虑过在一些已规划、规划中的发展项目中,全面提升发展比例,令房屋即时可以增加?

林郑月娥:我们这届政府用来建公营房屋的土地,其地积比率已经增加了最多30%,但无限量地增加措施是会有后果的。城市规划的程序对于楼宇的高度、楼宇的密度、地积比的要求,都涉及重大公众利益。

【片段5】盼能者加入「热厨房」

林健锋:政府架构重组,最重要的是找到政治人才为政府服务,你觉得哪一方面的政治人才是最需要的?

林郑月娥:以前有人说这个「厨房」很热,不会进入这个「热厨房」。现在这个「厨房」已经降温,希望更多有志服务社会、有担当的人士能够加入政府。

林健锋:你认为你会推荐一些什么人,是公务员抑或在外间招揽一些人士为香港特区(政府)服务?

林郑月娥:第一,就是能者居之,另一个建议是专职专责。至于有人批评公职人员「不贴地」,我们「不贴地」是可以补足的,就是靠各位来自不同背景、不同行业和专业、具广泛代表性的议员,在未来的日子更有效地把市民的意见带入议会,让我们行政机关可更掌握民情、民意。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
澳门回归25周年|岑浩辉:深度(香港文汇报记者康敬)澳门是联系国家与葡语系国家的重要桥梁,深度搭建好中葡平台是澳门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