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劏房居民活在空间狭小、人口密集、卫生环境恶劣及缺乏通风的斗室之中,一旦有人确诊新冠病毒而未能及时隔离,随时因“火烧连环船”效应而全体染疫,成为小区爆疫的极高风险处所。有组织昨日公布一项调查显示,家中曾有人染疫的受访劏房户中,近80%与家人同时确诊,逾半数更全家人受感染;确诊后劏房家庭往往面临着被迫放无薪假、停薪留职、未能成功联络政府部门而得不到隔离安排及物资帮助等苦况。有劏房户接受检测后一星期才收到阳性检测结果通知,其间在无防备下最终一家六口有五人染疫。有立法会议员建议,小区隔离设施低度运作以备不时之需,再有疫情大爆发时立即将急需隔离的劏房家庭送离。
老旧楼宇普遍劏房林立,家中曾有人染疫的受访劏房户中,逾半数均全家人受感染。(数据图片)
全港关注劏房平台早前成功访问了471名家中曾有人染疫的劏房户,结果发现因多人同住狭小空间,近80%受访者与家人同时确诊,更有55%全家人同告染疫,反映出疫情在劏房中传播的情况非常严重。
六口之家 仅幼女幸免
黄女士一家六口居于荃湾一间约200方呎劏房内,家中除了夫妇二人外,亦包括一对子女、小叔及太祖母。黄女士昨日于记者会上表示,在地盘工作的丈夫最先受感染,但要等一星期才收到政府的阳性检测结果通知,未及防备下便传染了同住家人。丈夫确诊后一个人隔离在房间中,其后5岁儿子发烧,惟到医院求诊后,只获院方派发退烧药便被要求回家。在等待检测结果期间,一家人用快测剂检测,结果除了一岁幼女之外全部呈阳性。“其实幼女亦曾不明原因地发烧,只是检测呈阴性,也不知是否有中招。”女士说。
劏房户黄女士一家六口五人感染。(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黄女士其后致电政府部门希望获隔离安排,但对方指因为他们没有政府发出的确诊短信而无法安排,并要求他们自行租住酒店隔离。考虑到人数太多,酒店租金不菲,黄女士没有选择租住酒店而继续留在劏房,“身为经济支柱的丈夫停工几个月,家庭没有收入,但租金、家用等还是需要花费,因此经济压力特别大。”她说,虽然后来收到确诊短讯,但政府只派发了一次物资,一家六口很快已用尽。
有30%遭停薪留职
劏房户确诊后亦面对种种困难,调查发现近35%受访者于确诊后被公司要求以无薪假补偿,更有30%遭停薪留职。另外,不少劏房户确诊后需要支持却求助无门,仅约10%受访者曾成功联络政府部门并获得物资,大部分甚至无法成功联络政府部门。
确诊后劏房家庭往往面临被迫放无薪假、停薪留职等苦况。(数据图片)
进行调查的组织负责人表示,劏房环境恶劣狭窄,长远应订立住屋标准,特区政府亦需改善协调机制及增拨资源,为劏房户提供物资、药物寄送、网上问诊服务等实时及足够的支持。对于有人建议小区隔离设施之后改作过渡性房屋,他认为政府应该审视隔离设施的位置及设备是否符合现时过渡性房屋的标准。
劏房母中招 年幼子女“走唔甩”
第五波疫情高峰期间,只有部分确诊者被安排入院或进入小区隔离设施,不少家庭照顾者因需要照顾长者、儿童及病患者而无法安心前往隔离设施隔离,无奈选择于家中隔离,极有可能传染给家庭其他成员甚至是被照顾者。与4岁儿子及1岁女儿居于葵涌一间劏房的王女士表示,自己受感染后,十分担心传染给子女,但因家中空间狭小,难以居家隔离,而她作为家中唯一照顾者,亦不可能减少接触子女,最终两名子女都确诊,“4岁儿子连续发烧3天,打政府热线求助3天都打不通,惟有带着不舒服(继续)照顾子女。”王女士幸获社福机构派发物资捱过病发及康复期,结果一家三口于康复一周后才收到政府派发的物资。
王女士透过视频讲述自己和子女的中招经历。(香港文汇报记者 摄)
王女士认为,如果有第六波疫情来临,希望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可以做得更好,让市民不要感觉太无助,“至少求助热线可以打通,否则都不知道如何是好。”她亦指,小区隔离设施亦应以家庭形式安排隔离,“如果我确诊后一定要被带走隔离,我希望身为密切接触者的两名子女能够跟我一起,由我照顾,就不用担心他们了。”
议员倡方舱低度运作备用
劏房人多挤迫,又因通风欠佳等问题,较其他居所的播疫风险更大。立法会议员梁文广昨日在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访问时表示,过去处理的求助个案中,都发现空间较狭窄、居住环境较差的住所更易传疫,甚至见过一个大单位内分隔开的几间劏房所有住客全部中招。他认为这波疫情之后,中央援助香港建成的小区隔离设施应该继续低度运作以发挥作用,“平时仍然会有零星的确诊个案出现,亦都要提防第六波疫情出现时第一时间可以投入运作,以免找不到隔离设施,令居于劏房等不适切住所的确诊居民没法被接走隔离,导致他们出现家中传播,甚至扩散至小区。”他相信如有足够的隔离设施,劏房户之间传染的现象会大有改善。
梁文广还指,第五波疫情中消防处、保安局介入做分流与运输确诊者的工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认为应总结经验,订立未来若再遇到大规模爆发疫情时的指引,”如何在疫情大爆发时立即将家有老小等急切需要隔离的家庭送去隔离设施是非常重要的。“
多运用软件 分发处理求助
针对市民没法打通政府热线的问题,梁文广认为单靠增加热线或工作人员数目并不足够,如何有效”消化“求助才是重点,建议特区政府可多运用通讯软件作为纪录,再透过系统去分发处理以提升效率。(香港文汇报记者 张弦)
责编:陈楚发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