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訓練發射掠影資料圖片
去年以來,火箭軍組織發射各型導彈近百發,其中以今年5月和6月新型導彈武器作戰檢驗和發射最為外界關注。“導彈個頭愈來愈小,打擊精度愈來愈高,毀傷威力愈來愈強”,火箭軍武器裝備已實現從“舊形”到“新質”跨越,專家表示,中國火箭軍戰略導彈家族新質戰鬥力已形成。
今年五月國防部新聞例會上,國防部對外證實火箭軍在渤海進行新型導彈作戰試驗。媒體猜測,該新型導彈是曾在2015年9月3日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亮相過的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
央視等多家媒體早前曝光畫面顯示,該新型導彈確實曾出現在火箭軍演習現場。評論人士認為核常兼備的東風-26導彈已具備戰鬥力。火箭軍每年有1000餘項科技成果問世,其中九成以上獲推廣應用,新型導彈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更高、抗干擾強突防能力更強,打擊精度、毀傷目標種類、火力覆蓋範圍取得重要突破,形成射程有序銜接、火力覆蓋廣泛、作戰性能先進的新質戰鬥力體系。
央視最新曝光視頻顯示,火箭軍日前戈壁荒灘進行隨機發射演習,並且遭受電磁和生化干擾,演習開展多區多向指揮控制、隨機發射等高難度課目。軍事專家尹卓表示,分區多項“花式”發射說明,中國火箭軍的計算機系統、指揮控制系統有強大的指揮能力,可把分散布置的導彈引向同一個目標。在複雜干擾下、核生化條件下的作戰能力貼近實戰作戰能力,說明火箭軍可拉出來就能打,實現了練為戰重大突破。
“目前,我們已經形成核導彈與常規導彈兼備、近中遠程和洲際導彈齊全、固態與液態並存的武器系列,實現『導彈裝備集成化、操作系統簡便化、指揮流程信息化』。一批不同型號和不同發射方式的現代化導彈陣地竣工。作戰方式從單一化發展到多樣化,作戰樣式從依託既設作戰陣地到無依託、野戰化機動發射、隨時能打;導彈戰車機動愈來愈遠,作戰半徑愈來愈大,具備全道路機動、全地域發射、全方位控制、全天候突擊能力,誕生數支『百發百中旅』。”火箭軍相關負責人表示。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