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何星视察卢旺达步兵营时,与该营一位军官交谈。作者何星提供
最近10余年来,我先后参加了联合国刚果(金)稳定特派团、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等3项联合国维和任务。既经历过不少战地维和的艰难危险,也亲眼见证了许多属于中国维和军人的难忘时刻。
2014年,由于某国维和直升机分队装备老旧,安全事故频出,被联合国遣返回国,联合国/非盟达尔富尔混合行动迫切需要重新部署一支维和直升机分队。之后,虽然也曾有过几个国家表示愿意在达尔富尔部署维和直升机分队,却都被顾虑重重的苏丹政府拒绝了。缺少直升机,空中行动能力几近瘫痪,军事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特派团对此一筹莫展。
次年9月,习主席出席联合国维和峰会时宣布,中国将向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部署首支直升机分队。当天,这一重大消息成为特派团内部的“头条新闻”,虽然还不确定是否部署在达尔富尔,但大家心里都充满着希望的喜悦。
不久后,在一次晨会上,维和部队有关负责人欣然宣布,中国首支维和直升机分队部署地点确定为达尔富尔,苏丹政府对此表示欢迎,相信中国政府此举是真正为了达尔富尔的和平。苏丹政府对维和直升机分队部署格外谨慎,是可以理解的。在这种情况下,其对中国表现出的高度信任显得尤为可贵。
当时,维和部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中国军队是一支真正维护和平的力量,期待中国维和直升机分队早日部署。”话音刚落,会场响起热烈的掌声。作为当时在场唯一的中国面孔,大家纷纷向我投来钦佩和赞许的目光。我深知,这种钦佩和赞许,并非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中国军队,属于伟大祖国。
2018年,我开始担任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战区司令,上任没多久,中国维和部队便因为一件事情“火”了,还带“火”了一句流行语。
连年内战造成南苏丹境内许多难民流离失所,聚集在大大小小20多个难民营里,基本依靠联合国提供生活救济和安全保障。然而,即便当地安全环境有所改善,也很少有难民自愿离开难民营,因此人数越聚越多。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维和官兵借鉴国内的经验,创造性地在南苏丹实施了一项“军民共建项目”——免费开办培训班,为难民营里的青年培训工作技能,比如家电维修和简易机械修理等。有了技能之后,这些青年就能在城市里找到稳定的工作,自然而然地离开了难民营,并逐渐从难民营接走了他们的家人。
此前,为了鼓励有条件的难民自力更生,特派团也曾采取各种措施,都收效甚微。中国维和官兵的这个项目,却成效显著。这给了其他维和友军不少启发,使大家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协助难民开始新生活。
在一次特派团高层会议上,我向大家解释了中国维和部队做法行之有效的道理所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青年人掌握了谋生的手艺和技能,就能放下手中的武器去从事生产。”
这一理念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赞同。会后,不少同事与我交流时都说,这个朴素而充满着中国智慧的道理,正是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所需要坚持的理念。
很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就流传开来,成了一时的流行语。中国维和部队的做法进一步得到了推广,为特派团赢得了南苏丹政府和民众的理解与支持。古老的中国智慧和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在遥远的非洲腹地得以体现,并以实际成效获得普遍认可。每每回忆起来,我都感到满满的自豪。
十余年,三赴非洲维和,我见证了中国军人越来越多、越来越自信地走出国门,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也深刻感受到联合国、东道国政府和人民,对中国维和军人的期盼、赞赏和敬重。我坚信,这支和平之师,必将以其智慧和力量,继续在维和事业中建功立业,取得更大的成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