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科技日報報導,23日在此間召開的“小麥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模式集成示範觀摩活動”上,中國農科院“非正式”發佈了《基於地理統計學的小麥籽粒品質地圖》,可以一圖看懂小麥品質與地理位置之間的關係。
之所以說是“非正式”發佈,是因為活動議程安排中,本無此項發佈。上午在位於鄰近的輝縣市冀屯鎮的示範基地參觀時,小麥產業技術體系加工研究室主任魏益民研究員向中國農科院黨組書記陳萌山彙報優質小麥生產集成技術中,提到小麥品質與地域的關聯性,被敏銳的陳萌山一路“追問”出了這張已研發8年之久的地圖,當即要求在下午的座談會上予以發佈,造福更多農戶。
魏益民介紹,8年來,其團隊對黃淮海小麥主產區定點採集的農戶大田小麥多品種分析研究表明,小麥籽粒千粒重、麵團穩定時間具有強的空間相關性,且年際間穩定;沉澱值具有強的空間相關性,但年際間有變化;容重具有中等空間相關性;籽粒蛋白質含量和濕麵筋含量的空間相關性較弱,且年際間穩定性差。因此,千粒重和麵團穩定時間可以作為優質小麥生產區劃的重要參考性狀,容重和沉澱值可作為參考性狀。這就為小麥生產的品種佈局提供了科學依據。
從位於新鄉市鳳泉區大塊鎮三興家庭農場和輝縣市冀屯鎮五豐糧食合作社的示範現場來看,小麥綠色增產增效技術模式,按政府組織、農民合作社和職業農民三種組織形式,集成了節水優質小麥新品種、小麥規範化精量播種、小麥測墒補灌節水、小麥測土配方減量施肥、小麥病蟲草害防控、小麥全程機械化生產、小麥品質分析與監控等七大技術,平均每畝減少澆水1次、節水40立方;用種從30斤以上降至20斤左右;農藥肥料施用量也進一步減少,在黃淮海小麥主產區走出了一條顯示度好、創新性強、可複製的節本增效、綠色高產的小麥生產新路。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