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详情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發射 專家介紹北斗新軍的“快、高、強”

2016年06月13日 16:44:46  來源:中國科技網

北斗第23顆衛星成功發射。攝影楊志遠

【本報訊】據中國科技網報導,6月12日23時30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了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完成在軌測試後,這顆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將接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為用戶提供服務。

記者從抓總研製北斗導航衛星的中國航太科技集團五院瞭解到,北斗家族的這位新成員繼承了前輩們的優良傳統,將在“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研製速度更快

與北斗家族其他成員相比,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的發射場研製週期更短。

“在發射場階段,我們取消了一個大型試驗,減少了部分電測專案和總裝專案,從而將發射場工作時間縮短了近10天,參試人員也得到了精簡。”該衛星總設計師楊慧介紹。

可以說,在優化和縮短發射場研製週期方面,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開了一個好頭,為後續的北斗導航衛星趟出了一條新路,而這建立在五院前期摸索的成果基礎之上。記者瞭解到,該院在數年前就系統開展了航天器發射場流程優化工作,全面梳理了各領域航天器運輸方式及發射場工作現狀,旨在進一步加強科研生產管理創新,提高航天器研製工作效率。本次初步嘗試達到了預期目標,即:提高發射場工作效率、精簡發射場人員、實現人員的最優化配置。

批產水準更高

自2004年北斗衛星導航區域系統工程正式立項開始,北斗導航衛星創造了12年23星發展速度。這得益於北斗導航衛星高效率組批生產能力的重大突破。

根據導航衛星研發與生產特點,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航太系統研製實踐,五院創造性地提出了“一次設計、專題審查;分類投產、有序推進;流水作業、組批生產;並行出廠、密集發射”的專案群管理方法,實現了衛星組批生產和密集發射,成為宇航產品工程管理典範。十餘年來,北斗的批產模式為我國航太帶來了一系列體系、規章、制度的完善,也積累了一大批技術、產品、人才、經驗等方面的財富。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正是嚴格執行了這樣的管理方法,從而在航太科研生產轉型升級中邁出了堅實一步。

系統運行更強

第二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的成功發射是對北斗導航區域系統的有力補充,可以進一步提高系統可靠性,改善系統服務性能,加強系統的連續穩定提供服務的能力。

自2012年12月27日正式提供區域服務以來,北斗導航區域系統一直在連續、穩定、可靠地運行,其服務覆蓋了全球三分之一的陸地,使亞太地區40億人口受益,體現了中國的責任和地位。北斗工程的實施帶動了我國衛星導航、測量、電子、元器件等技術的發展,培養和造就了一支自主創新、團結協作、攻堅克難、追求卓越的科技隊伍,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又一支生力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我國的交通、通信、電力、金融、測繪、勘探、農林水利、海洋漁業、防災救災等領域到了廣泛的應用,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

按照工程部署,我國已發射多顆新一代北斗導航衛星,全力開展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有著堅強的實力和無盡的潛力。”北斗導航衛星總設計師謝軍表示,期待有更多人去關注、開發與應用,使北斗發揮更大效益。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