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详情

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

--中国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

2018年05月28日 10:35:04  來源:新华网

【本报综合报道】新华社北京527日电 题: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中国科技创新实现历史性跨越

新华社记者胡喆、白国龙、吴振东

5月,即将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将人们的目光聚焦“中国创新”。

40年前,全国科学大会一声春雷,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2年前,“科技三会”的召开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总有一些时刻,值得被永远铭记。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13亿多中国人民接续奋斗,开启新征程,以“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01852152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首颗运行于地月拉格朗日L2点(简称地月L2点)的通信卫星,将为2018年底择机实施的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 新华社记者 才扬

“顶天”“立地”“惠民”:中国科技站在历史性飞跃新起点

2018521日凌晨,鹊桥号中继星发射升空,我国计划实施的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迈出关键一步。

“我相信,下一个甲子,中国航天的触角能够伸向更远,只要我们坚持更科学、务实、协调的发展。”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说。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中国创新“顶天”。

从一曲星梦“东方红”,到嫦娥探月“鹊桥会”,在探索太空的星辰大海征途中从无到有,一往无前。

在西藏阿里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20161210日摄,合成照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讯、北斗导航……太空之路,前景广阔。

来自科技部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支出预计将达到1.76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70.9%;全社会R&D支出占GDP比重为2.15%,超过欧盟152.1%的平均水平,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不懈努力,尤其是近5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方向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中国空军大型运输机运-20与空降兵部队联合开展空降空投训练(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中国创新“立地”。

C919大飞机飞上蓝天、国产航母下水试航、歼2020正式列装……

“不盲目跟跑,不人云亦云,中国式自主创新让我们更加坚定自信。”歼20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伟说。

船载“雪鹰12Ka32直升机将物资吊运至恩克斯堡岛新建站区(2017129日摄)。新华社记者 白国龙

201827日,中国第5个南极科学考察站在罗斯海恩克斯堡岛选址奠基,让五星红旗再一次在南极飘扬,填补了中国在南极太平洋扇区科考建站的空白。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认为,“历史性飞跃”彰显的是中国发展的新理念,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实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工程创新的“多轮驱动”。

——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创新“惠民”。

快速查明300种突发传染病原,初步建立传染病应急防控技术体系;肺癌、白血病等领域打破国外专利药物垄断,国产小分子靶向抗癌药上市促使国外专利药物在中国降价超过50%……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加速融合,织就保障亿万群众生活的幸福网。

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G123次列车从北京南站首发(2017626日摄)。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复兴号飞驰、港珠澳大桥贯通……一个个重大工程技术成果,将我国从有世界影响的大国向强国稳步推进,让更多老百姓享受到科技创新红利。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这是港珠澳大桥上的“中国结”造型桥塔(201766日摄)。新华社记者 梁旭

当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不断涌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

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三部曲”,再到构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创新不断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深化科技改革蹄疾步稳,改革释放出的新动能和新活力不断迸发涌流。

王文超、张欣、张钠、王俊峰、刘青松、刘静、林文楚、任涛(从左至右)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2017817日摄)。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学岛建起世界上最先进的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故事,是近年来“归国圈里”的美谈。新华社记者 郭晨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往来港澳更方便了!“一签多行
往来港澳更方便了!“一签多行自2024年12月1日起,深圳市户籍居民和居住证持有人可以申请办理赴香港旅游“一签多行”签注。图为莲塘口岸出境...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