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详情

我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

2018年07月25日 12:03:11  來源:新华网

【本报综合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的李传锋、柳必恒等人,首次利用四维纠缠态实现量子密集编码,达到2.09的信道容量,创造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该成果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该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上。

量子密集编码是最重要的量子保密通信过程之一。例如,初始时AB两人共享一对纠缠光子,A编码2比特的经典信息在其光子上,并把光子发送到B,然后B对其手里的两个光子进行贝尔基测量,解码得到A发送的2比特信息。在这个过程中A只发送了1个量子比特到B,但是B却接收到了2比特的经典信息。衡量密集编码的重要指标是信道容量,即AB发送一个光子所能传输的比特数。在比特系统中,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极限为2

相比比特系统的二维纠缠,高维纠缠具有信道容量高、抵抗窃听能力强等优势,近年来被学术界广泛关注。量子密集编码的思想自1992年提出,1996年在光学系统中首次实现。由于无法实现完全的贝尔基测量,当时利用一对纠缠光子仅传送1.13个经典比特,直到2017年,基于完全的贝尔基测量,这一纪录才被更新为1.665

李传锋、柳必恒等人在自主研制的高品质三维纠缠源基础上,进一步制备出偏振路径复合的四维纠缠源,保真度达到98%。他们利用这种四维纠缠源成功识别了5类贝尔态,并实验演示了量子密集编码,一举把量子密集编码的信道容量纪录提升到了2.09,超过了两维纠缠能达到的理论极限2,充分展示了高维纠缠在量子通信中的优势,为高维纠缠在量子信息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重要基础。(记者 吴长锋)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
“台独”挑衅一日不止,反“独【环球时报记者郭媛丹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2日表示,当天东...
台资通电军“倚网谋独”终是死
台资通电军“倚网谋独”终是死台湾资通电军自2017年6月成立以来,便充当“台独”分裂势力的爪牙,无所不用其极地对大陆开展网络攻击渗透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