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科技 > 详情

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济南高新区领跑“场景革命”

2021年11月16日 14:31:45  來源:科技日报

【本报讯】干涉仪被广泛用于各种高空间分辨成像技术中,以突破单镜片有限孔径下的分辨率极限。最近,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强、高级工程师谢秀平、副研究员郑名扬与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合作,利用该院自行研制的颜色擦除探测器搭建强度干涉仪,以超过单望远镜衍射极限40倍的结果验证颜色擦除强度干涉技术具备高空间分辨成像能力,拓展了强度干涉技术的应用范围。

而量子技术的应用场景远不仅于此。走进位于济南高新区核心地段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参观者会沉浸于与量子科技有关的应用场景中,这些场景,无一例外地与量子技术产业化息息相关。

今年初,济南高新区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将量子科技产业列为济南高新区集中力量布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中的第一位。在建区30周年的节点上展望未来,济南高新区正着力打造越来越多的类似场景。

数据显示,当前,济南高新区不仅形成了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四大主导产业,而且以大数据、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空天信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强势崛起。

它们通过一幕幕场景解决现实痛点并激发新需求,同时,场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最终完成“场景革命”。

千亿级大数据产业生态将崛起

“数据就像工业时代的煤炭、石油一样,将成为新的资源。”“谁拥有数据,谁就拥有未来。”这些在大数据领域耳熟能详的话出自十年前的济南高新区企业。

2013年,济南浪潮云计算中心成立,成为全球第一朵“政务云”的诞生地。海量的数据辅以城市AI的强大算法,让济南在高速运转的同时,又有条不紊。

只有深厚的积累与沉淀,新兴产业的“火把”才能形成燎原之势。而济南高新区一直坚持在新兴产业积淀力量。

如今,济南已经形成了济南高新区齐鲁软件园为中心的大数据聚集区,聚集企业2000余家,整个产业规模占济南市的65%,产业聚集明显。这里企业的产品在智能政务、交通、能源等近20个领域得到应用推广。同时形成了从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应用到交易的大数据产业生态。

当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势燎原之后,单点突破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量子科技领域,一场激烈的竞赛正在展开。抢抓量子科技发展机遇,济南高新区已按下“快进键”。

当前,该区已聚集了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机构,储备了一系列可转化的科技成果。按照规划,到“十四五”末,量子信息产业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在空天信息领域谋求大作为

4月27日上午11∶20,“齐鲁卫星”一号和四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这是山东首次发射自己的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也是国内首次采用“天基互联网+遥感小卫星”模式的创新型遥感应用项目。在同一平台系统中同时布局高分辨率的雷达卫星和光学卫星,在国内商用领域也属首次。

发射当日,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山东产研院)副院长雷斌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齐鲁一号”是一颗高分辨率雷达卫星,可以不受地面云层、雾霾影响,清晰分辨地下一定深度的管网。“齐鲁四号”是一颗高分辨率光学卫星,观测精度均达到国内民用最高的0.5米。在距离地面500千米的高空,两颗卫星能清楚“看”到地面上的一棵树、一辆汽车。

“齐鲁卫星”发射升空的同时,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山东产研院也在布局卫星导航项目,并与合作伙伴开展了低轨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建设。该卫星导航增强系统已被纳入国家北斗综合PNT规划。

信息基础设施正在从地基走向天基,由此引发了以空天信息产业为核心的新一轮信息产业技术变革。未雨绸缪,当前的济南高新区已集聚了一大批空天信息领域的科技力量。

这里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型研发机构,有使用北斗卫星系统建设智能交通产业园的龙头企业和掌握关键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记者了解到,济南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正在汇集周边相关企业,实施“五个一”计划,即引进一批企业,组建一支基金,建设一个基地,成立一个协会,举办一个论坛,在智慧城市、智慧海洋、智慧林业等领域支持卫星物联网的先行先试,加速卫星物联网产业在山东的应用与发展,打造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AI产业“样板区”呼之欲出

智能清扫机、安防机器人、AI植保机器人、AI手脉闸机、AI魔镜……在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大厦里,20多种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人工智能产品对外展示实力。寻找AI新品的“幕后研发英雄”时,记者发现了一根长长的链条。

目前,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大厦已引进ARM智能物联协同创新中心、新松机器人、华为云联合创新中心等20多个高科技项目及企业,涉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余家。它们涉及基础支撑、行业应用等,是一条较为完整的AI产业链。同时,一个集创新孵化、资源聚合、产学研转化功能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环境业已形成。

记者了解到,当前,济南高新区正依托齐鲁软件园规划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初步构建“算力支撑强劲、算法优势突出、智能应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发展格局,为继续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机遇,还将实施产业生态塑造计划和人工智能产业“样板区”建设计划,以人工智能大厦为产业核心集聚区,规划打造人工智能岛。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