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導,7月18日以來,華北、西北、黃淮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過程,其中北京、河北、山西和河南等地部分地區出現入汛以來最強降雨,多地農作物受災、基礎設施損毀。19日晚到20日下午,北京普降中到大雨,航空、鐵路以及地鐵等市政交通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國家民政部7月20日發佈的消息稱,本輪強降雨過程導致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陝西、甘肅6省35市131個縣(市、區)173.1萬人受災,13人死亡,62人失蹤。
面對天災,相信每一個人都無比痛心!特別是對因災失蹤、死亡的同胞,更是無法用語言形容我們的內心感受!
但是,我們同時也發現,現在如果某地因大暴雨而形成洪澇、城市內澇時,線民往往很會調侃自己,戲稱所謂的“看海模式”,在網上、微信上,不斷發一些當地水浸後的圖片,圖中,有人“看海”,有人捕魚,有人划船,有人戲水……不一而足。
真的是水災中的市民以及異地的民眾都麻木了嗎?
我想應該不是,當然不是——而是民眾無奈、憤懣之下的一種發洩!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現在,幾乎全國所有大、中、小城市,都會出現大雨之後的“看海模式”?我們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為何如此脆弱?我們城市的地下排水系統為何象患傳染病一樣集體失效?甚至有些地方,近年剛剛投資數十億上百億進行地下排水和管道工程的改造,一遇大雨暴雨,依然出現“看海模式”?
當然,也有極少數的例外。比如最近被網友廣泛傳播的江西贛州老城的防洪和排水工程,據說其地下管道工程,最早始建於宋代,但現在主要發揮作用的,也正是上千年前設計和建造的工程!
兩相對比,令人汗顏!當然,也難怪線民的一片“調侃”了。
在當前各地受災較為嚴重、正在想方設法進行救災的時候,說這個話題,似乎不合時宜。但,真的不知道,這樣的“看海模式”會重複多久?“看海模式”造成的損失會多大?
著名作家雨果曾有一句名言: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
別讓“看海模式”成常態;
別讓“民眾狂歡”歎無奈!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