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们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新发现早白垩世“乌尔禾翼龙足迹”新种,并首次推断出足迹的“造迹者”极可能是复齿湖翼龙,为亿万年前翼龙的群居生活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这项重要古生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近日由国际学术期刊《PeerJ》在线发表。
图为专业绘制的“乌尔禾翼龙足迹”造迹者复齿湖翼龙生态复原图。(中新社)
据悉,中国的翼龙足迹最早在2004年发现,但除新疆乌尔禾地区外,其他6个省区共报道了79个翼龙足迹化石,而本次研究的新疆乌尔禾翼龙足迹化石就有114个之多,数量居全国之首。丰富足迹化石被科研团队归入翼龙足迹科翼龙足迹属,并建立一个新种“乌尔禾翼龙足迹”。这也是中国目前第三个有效的翼龙足迹种。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汪筱林研究员表示,乌尔禾翼龙足迹的“造迹者”极有可能是复齿湖翼龙,推测其成年个体的翼展约为2米。从足迹岩石上同时保存前足和后足来看,“造迹者”是四足行走的。除此之外,114个足迹化石保存在约0.3平方米的岩石层面,密度高达1平方米365个足迹,而且足迹化石前、后足印痕大小不一,这意味着乌尔禾翼龙足迹是由不同年龄段的复齿湖翼龙留下来的,代表有不同年龄层次的复齿湖翼龙在乌尔禾地区的湖岸边生活,而这种高密度性通常作为群居的证据。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