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彈琵琶的場景,還有『飛天』起舞,『音樂窟』真是名不虛傳啊!」7月19日,從北京來到大同雲岡石窟的喬女士發出感嘆。9天前,有着雲岡五華洞精華洞窟地位的第11、12、13窟,歷經9年整修維護,正式對外開放。同時,隨着對石窟進行數字化保護,目前,雲岡石窟的254個洞窟,大小造像5.9萬餘尊,已經有三分之一完成數字化採集工作。
雲岡石窟,是古人留給我們最美的禮物。45座主要洞窟、5.9萬餘尊佛像,它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風雲,是我國最重要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此次開放的三個石窟,其中第12窟又名「音樂窟」,走進窟中,閉上眼睛,彷彿能穿越千年,聽到梵音妙曲,最受外界期待。
維修之前的第11-13窟外壁
「9年間,第11、12、13窟實施了壁畫泥塑修復、石窟本體砂岩加固、窟岩加固,以及數字化信息採集等工程。」雲岡研究院數字化保護中心主任寧波說。
多年來,雲岡石窟始終堅持保護第一的原則,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並重,在做好日常養護和監測工作的基礎上,努力實現世界文化遺產地「變化可監控、風險可預知、險情可預報、保護可提前」的預防性保護管理目標。
雲岡研究院黨委書記張焯介紹,2002年雲岡石窟啟動防水保護工程,2010年進行了2.3平方公里範圍的保護性改造,近幾年又先後完成了五華洞窟檐建設、岩體加固、彩塑壁畫修復等保護工程。目前,景區內的第1、2、3窟正在進行危岩加固及防排水工程施工,第19窟正在進行數字化信息採集工程。
第十三窟中的七立佛
「1500多年來,雲岡石窟,歷經風雨,造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寧波把雲岡石窟比作一塊表面風化了1500多年的海綿。」如果缺水,海綿就容易碎掉;如果全是水,海綿泡着也不行。這塊海綿需要保持一個動態平衡以達到穩定。
從20世紀70年代起,相關部門從加固、風化、水害、環境等多方面對石窟進行修繕保護。如今,雲岡石窟的穩定性問題基本解決,水害得到有效遏制,洞窟保存環境和保護狀態極大改善。同時,探索出了一條數字化研究、保護、開發利用之路。
今年2月19日,雲岡研究院在山西大同正式掛牌成立,下設文化遺產保護與監測中心、文化遺產藝術研究中心、歷史與民族融合研究中心、數字化保護中心等10個內設機構,針對石質文物保護、館藏文物修復、彩塑壁畫修復、石窟數字化技術應用等工作設置了專用實驗室,力爭為走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石窟寺保護利用之路創造山西經驗。
第11窟內中心塔柱下層正面立佛及兩側脅持菩薩
「雖然對石窟做了大量的保護工作,但是雲岡石窟這樣大型的石窟,仍在繼續風化。」寧波說,通過數字化保護,將石窟的信息記錄下來,相當於在電腦裏重新建立了一座雲岡石窟。
在寧波眼裏,石窟是一個「患者」,而自己所在的數字化保護中心就是「醫學影像科」。對石窟進行數字化保護,不僅可以為子孫後代留下石窟的數字信息,還可以為石窟的實體保護和雲岡學研究提供依據。目前,雲岡石窟的254個洞窟,大小造像5.9萬餘尊,已經有三分之一完成數字化採集工作。
「雲岡石窟仍在不斷風化中,數字化保護越快越好,能較早地保留原始數據。」寧波和他的同事們正在跟時間賽跑。在已經關閉的19窟裏,寧波的同事們正在進行多圖像近景攝影測量,通過計算得到立體化的數據,精度能達到0.03毫米。
第12窟前室北壁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