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两岸四地 > 详情

科研在港澳 转化在内地——广东创新湾区合作模式

2022年05月23日 10:57:55  來源:文汇网

【本报讯】22日,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在广州开幕,为未来五年工作定调定向。工作报告提出,实施新一轮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深入推进“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和“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在提及与港澳携手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时,报告首次提出,创新实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的模式,聚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

广东创新实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的模式,将出台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图为港大合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数据图片)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后广东省委召开的首次省党代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李希代表省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报告紧扣大湾区的建设和发展,9项重点工作任务首要提及纵深推进“双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两个“合作区”(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

绘制全球人才地图和引才图谱

聚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报告重点着墨。在重点领域突破方面,报告提出,广东实施新一轮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深入推进广东“强芯工程”、“核心软件攻关工程”、“显示制造装备璀璨行动计划”。在做强关键链条方面,实施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10年卓越计划,打造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先行地。

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将聚焦“高、精、尖、缺”,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绘制全球人才地图和引才图谱,集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广东还将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内人才协同发展。报告提出,创新实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的模式,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营造“爱才如命、惜才如金”的制度环境。

制造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落脚点。报告提出,要着力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巩固10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的优势,推进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引导资金更多地投向制造业等重点领域;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数据图片)

智囊:利发挥和联动三地优势资源

对于广东首提创新实施“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的模式,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表示,这是对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一个新解。他指出,原来珠三角是“前店后厂”,现在可以“居住在港澳,工作在内地”、“科研在港澳,转化在内地”,实际上就是从“前商后产”发展到了“前研后产”或“前居后产”,这样就把粤港澳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提升了。在这种模式下,可以把粤港澳三地的比较优势和资源秉赋充分地发挥出来,联动起来。

彭澎表示,对于此次新模式,港澳应该与广东形成共识,三地可推动做出类似三年行动计划或年度目标等部署,举办协同产学研合作的活动和搭建相关平台,鼓励第三方单位从事相关活动。“总之,要联动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金融助长、人才主导、项目落地这一创新生态。”

专家表示,此次创新实施的模式有助发挥、联动三地比较优势及资源。图为东莞一个5G设备生产车间。(数据图片)

探索“一策三地”“一规三地” 推动与港澳规则机制对接

对于与港澳合作,报告提及多个路径。报告提出,要强化区域创新协同,依托深港河套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完善联通港澳、接轨国际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携手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要推动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把港澳现代金融、专业服务等优势与广东制造业、庞大市场等优势结合起来,全面提升湾区的产业竞争力。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支持粤港澳三地企业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在推动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软联通方面,报告提出,积极探索“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规三地”的多样化实现形式;在硬联通方面,要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

在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方面,要推动前海打造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开放新高地,系统优化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布局;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规划,高水平地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

李希在报告中指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打破封锁突出重围,唯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要有志气和骨气,永攀科技高峰,甩掉卡脖子的手,在大国博弈的关键阵地抢占战略制高点,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

此次广东党代会报告,有多个新部署、新提法。在推动“一核一带一区”(“一核”是珠三角核心区,“一带”是指沿海经济带,“一区”是指北部生态发展区)区域发展新格局方面,报告指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

促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

“一核一带一区”在2018年中共广东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部署提出,旨在推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此次党代会,对此作出进一步部署。

报告指出,在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中,要突出创新驱动、示范带动,把珠三角核心区打造成更具辐射力的改革发展主引擎。牵引珠三角地区培育更多的全球名企、全球名品、全球标准,打造世界级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和总部经济的集聚地。要提升一体化的水平,把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作为突破口,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珠江口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带动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协同发展。

报告指出,近几年,广州深圳的核心引擎功能更加强劲,佛山、东莞以万亿元级的经济体量迈进新发展阶段。珠海方面,已一跃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同时陆路相连的城市,正成长为广东又一重要引擎。接下来,持续推动“核、带、区”打好特色牌、协作牌,进一步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香港文汇报记者 敖敏辉 广州报道)

责编:温倩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