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国家卫健委、国家发改委等17个部门16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拟通过生育、养育、教育、住房、就业等20个方面的措施,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指导意见提出,对多子女家庭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用人单位可采取弹性上下班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等需求的职工提供便利,在婴幼儿照顾方面,政策提出,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
2021年,内地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积极营造婚育友好社会氛围,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健全服务管理制度,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多子女家庭或可直接选公租房
住房是很多内地多子女家庭的“痛点”。指导意见明确,将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对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原因需要调换公租房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调换。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在婴幼儿照顾方面,政策提出,扩大家政企业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托育机构与家政企业等合作,提供上门居家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有资质的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和专业人员,依托村(居)委会等基层力量,通过家长课堂、养育照护小组活动、入户指导等方式,提高婴幼儿照护能力。充分发挥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作用,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
个人所得税扣除婴儿照顾费
在税收、金融支持政策方面,指导意见提出,要实施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建立对依法保障职工生育权益用人单位激励机制。向提供母婴护理、托育服务以及相关职业培训、消费品生产的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于很多育龄夫妻来说,害怕因为生育影响工作,是“不敢生”的一大主要原因。指导意见明确,要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提出鼓励实行灵活的工作方式、推动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切实维护劳动就业合法权益等3项措施。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帮助职工解决育儿困难。
此外,还将推动完善促进妇女就业的制度机制,加强对女性劳动者特别是生育再就业女性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依法查处侵权行为。
新政要点
教 育
•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
•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
•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住 房
•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
•住房政策向多子女家庭倾斜,在缴存城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住房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对购买首套自住住房的多子女家庭,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等相关支持政策。
就 业
•用人单位可结合生产和工作实际,通过与职工协商,采取弹性上下班、居家办公等工作方式,为有接送子女上下学、照顾生病或居家子女等需求的职工提供工作便利。
•推动用人单位将帮助职工平衡工作和家庭关系相关措施纳入集体合同和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条款。
•开展就业性别歧视约谈工作。
社 保
•完善生育休假政策。
•强化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工生育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待遇等保障作用。
•将分娩镇痛和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扩大无痛分娩 缓解女性痛苦”
在北京经营一家文创企业的于薇女士接受采访时说到,自己结婚后一直不敢要孩子。因为她正处在创业关键阶段,担心生育会拖累身体,也害怕没有足够的精力照看子女。这次支持生育的新政策她还非常看好鼓励幼儿园招收2-3岁孩子的政策,这样等她有了孩子以后,可以先把孩子送回老家给父母照料,几年后再带孩子回北京接受启蒙教育,实现事业家庭两不误。
互联网从业者闫先生则表示,自己与女友在北京打拚已有数年,目前没有结婚要孩子的打算。对新出台的生育支持措施,他觉得还需再观望几年。
闫先生主要的担忧是民营企业尤其是服务业则很难落实政策。而且他认为,对多子女家庭实行租房优惠的政策意义不大,租房一族在经济上本就比较紧迫,再要多个孩子恐怕会更捉襟见肘。
陈小姐作为已经生育的女性,她特别留意到政策中提及“扩大分娩镇痛试点”“提升分娩镇痛水平”的鼓励措施。”我以前生孩子的时候,妇产科医院一床难求,自己就亲身经历过找不到床位的痛苦。连生孩子医疗资源都那么紧张,更别提一直僧多粥少的‘无痛分娩’服务了。“她说,现在看新政策措施对于孕妇和家庭的照顾很贴心。”几乎只要家庭愿意生育,国家在各种无痛技术手段上都能给予满足,这点相信可以让更多女生愿意生孩子。”(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 )
责编:温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