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立非】台湾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北一女)国文老师区桂芝批评民进党推出的“108课纲”“去中国化”,尤其是删掉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的《廉耻》一文,令学生不再有机会思考何为廉耻,“是无耻课纲”。这番言论迅速在岛内发酵,持续引发议论。
民进党自断文化根脉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12月9日报道,有岛内网友在网络论坛PTT上表示,多念古文可以丰富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字词选择。他贴出马英九与蔡英文亲笔留言的对比照片举例称,同样要称赞别人的茶,马英九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片冰心在玉壶”,而蔡英文写的则是“Andy,好茶!”还有网友在留言区补充,贴出两人在台湾阿璋肉圆店的签名题字,马英九以毛笔书法写下“闻香下马”,蔡英文写的则是“阿璋肉圆,真正好吃”。许多网友看完直呼“笑死,高下立判”“非常鲜明的对比,真博士跟假博士”“没比较就没伤害”。国民党“立委”参选人林家兴也在脸书分享马蔡的对比称,多读古书、文言文确实有个好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不至于书到用时方恨少”。
岛内贴出马英九与蔡英文亲笔留言的对比照片。
绿营则极力“抹红”区桂芝。据台湾《中国时报》10日报道,区很快被起底疑似前往香港参加“中华传统文化研修班”,网络爆料区还有学生称她在课堂上讲政治,批评日本排放核污染水,质疑其亲陆反美反日。对此,区桂芝回应称,教学过程中举现实生活的例子,是为了让学生更方便理解,竟因而被贴上标签。她引用蔡英文的话说,“没有人需要为自己的立场而道歉”。
《中国时报》评论称,绿营侧翼搬出“抹红”老招,企图将事情泛政治化,这样的手法老套又粗糙。其实抛开政治不谈,两岸在历史文化、古典文学领域高度交融,即便是绿营政治人物,也时常引经据典。
岛内不少人声援区桂芝。国民党“立委”李贵敏9日称,民进党执政后的教育改革为了政治挂帅大肆推行“去中国化”,其结果就是剥夺台湾民众体会优美文学的机会,铲除文化深度和素养,更限缩年轻学子在国际舞台的竞争力。李贵敏强调,中华文化是底蕴,也是值得骄傲的资产。大家精通这个语言、能够通过它与国际友人沟通,就能赢得国际友人的尊重,“自然而然,下一代就能活在有自信、有文化、有历史的骄傲中”。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在“法理台独”无法实现之前,民进党先从“教育文化台独”开始消弭两岸联结,目的是让下一代变成文盲,他个人非常不认同。
前高雄市长韩国瑜9日称,去年他跟几位台湾的年轻朋友聊到冠军的话题,他问大家“冠军”这两个字从哪里来的?在场年轻人都说不出来。韩国瑜解释说,“冠军”是从大将军霍去病而来,他征匈奴,汉武帝封他“勇冠三军”。有年轻人随即表示,“我知道霍去病很厉害、很有名”,韩国瑜问他“那你们说说看谁是霍去病?”结果年轻人说,“霍去病在卖卤肉饭”,韩笑说“那是胡须张”。韩国瑜语重心长地表示,“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根”,全世界都在学中文、想要了解中华文化,“结果我们自己把中华文化切断了”。
“去中国化无耻又无良”
自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经历了“88课纲”“95暂纲”“98课纲”“101课纲”“104课纲”和“108课纲”。其中于2019年推行的“108课纲”完全把“中国史”从历史教科书中抹去,换成“东亚史”,妄图彻底切断台湾与中国历史的联结。《中国时报》称,为了尽可能减少中国史篇幅,该课纲以主题式取代时序教学,仅仅以“从古典到传统时代”一个单元就把从商周到隋唐宋元数千年间的大事一笔带过,再用“从传统到现代”一个单元介绍明清时期东亚世界的变动,很明显就是要将中国史虚无化。
文言文方面,“99课纲”设有30篇推荐古文,到“108课纲”则减少到15篇,文言文占比从45%-65%降为35%-45%。被删除的古文包括选自《战国策》的《冯谖客孟尝君》、三国时代曹丕的《典论·论文》、东晋时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隋唐政治家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顾炎武的《廉耻》、清代文学家方苞的《左忠毅公轶事》以及清末诗人连横的《台湾通史序》等经典名篇。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游梓翔称,文言文是文化记忆、蕴含语言的深层底蕴,大删文言文就是在搞文化的“失忆化”和语言的“浅薄化”。他痛批民进党,表面上用负担重、不实用来哄骗学生,背后就是想“去中国化”,“就算不是无耻,也够无良”。
北一女校友、今年大学三年级的范姓学生表示,古文确实需要多花一点时间理解,但读懂之后反而会觉得很有趣,特别是能知道过去与现代用词的差异,认为新课纲删减古文很可惜。北一女校友陈女士说,她是新课纲第一届学生,该课纲不仅删掉一定比例古文,历史课也删掉很多中国史的内容,课文不再按照时间排序说明历史,而是以经济、社会等方面进行主题式呈现,让学习变得很片面、零散。一名台大学生在社交平台Dcard留言称,不明白为什么会删除《岳阳楼记》和《廉耻》,却留下清末日本殖民时期洪弃生的《鹿港乘桴记》和台籍清朝政治人物郑用锡的《劝和论》,更不明白为何台湾云林县诗人兼画家张李德和的《画菊自序》可以入选,“国文老师都说(《劝和论》)文学价值不高,明显就是要留台湾文学”。
“缺廉耻”是台当局的真实写照
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10日撰文称,近年来蔡当局一连串贪污腐败的离谱事件,都在佐证区桂芝老师的说法。台“卫福部”次长王必胜、秘书处长许朝程的“小三事件”,让“卫福部”成了“桃花部”,“偷情不稀奇,但偷情还能升官,少见”。“行政院副院长”郑文灿针对“无耻课纲”的回应是“品格教育不是靠背文言文”,想必他当年读古文只知背诵,没有入心入魂,所以写论文会抄袭。除了私德有亏,政绩也有问题。但这都不影响他高升,“这种不清不白的拔擢,怎能不让年轻学子价值混淆呢?”文章说,区老师控诉“108课纲”,其力道就如同当年召唤出百万红衫军的“礼义廉耻”,直接击中台湾百万人的心坎,替他们出了一口气,难怪瞬间成为焦点。
台湾《联合报》10日称,区桂芝引用“士大夫之无耻”一句,扫遍台当局满朝朽木和食禄禽兽。那些造成缺水、缺电、缺口罩、缺疫苗,让人民缺蛋、缺钱、缺安全感的绿营官员,哪个不是自以为好官?“缺廉耻岂止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政坛的写照”。中时电子报的社论称,问题的核心不在于课纲中文言文有多少,或顾炎武的文章有没有被删,而是民进党在“去中国化”之下,不断扭曲语文的真义。取消文言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古文中所承载的价值观,包括忠孝仁爱、礼义廉耻,都被新课纲的内容制定者摒弃,“而新的语文课纲只强调语文的功能性,不再承载文化传承的使命。这才是最致命的”。文章称,民进党当局的“去中国化”已把台湾社会带向无耻、缺德、不公、不义的恶劣环境,通过课纲把年轻世代引向虚无、失去价值、找不到生命方向的歧路,“只有寄希望于政党轮替,从根本改正课纲,才有可能救下一代,扭转丧失公义的社会”。
责编:温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