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圖片 > 详情

“幸福草”在斐济结出“共赢果”

2024年11月07日 12:10:16  來源:环球网

【环球时报赴斐济特派记者 章念生 王云松 白元琪 虞金星】编者的话:“中国愿同有关各方一道,继续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使菌草技术成为造福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幸福草’!”菌草技术是习近平主席亲自倡导、亲自推动,惠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大发展合作项目。习近平主席长期关心菌草技术国际合作,高度评价菌草这一中国特有技术在国际发展合作中发挥的重要积极作用。

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培育的鹿角灵芝。王云松摄

2009年,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过境访问斐济,当他听说当地无法生产菌菇时即向斐济领导人推荐菌草技术。2014年,在中斐两国领导人的共同推动下,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成立。2023年,依托中国援斐济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在斐济正式启用。从2014年到现在的10年来,通过合作研究、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菌草技术在包括斐济在内的多个太平洋岛国落地生根、多点开花,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近日,正在斐济访问的人民日报社代表团冒雨走进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实地采访“幸福草”在斐济结出的“共赢果”,深切感受菌草技术为促进当地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发挥的重要作用。

菌草是“斐济人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斐济楠迪,难得的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不期而至,不一会儿就大了起来。前往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一段数公里长的搓板路,变得更加泥泞不堪,给行车带来了更多不便。当地司机甚至说,这样的路况,他再也不想开第二次。

颠簸中,一幅“发展菌草业 造福全人类”的标语映入记者的眼帘,转过弯,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就到了。雨水的滋润,让这里更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绿意盎然的菌草基地、色彩斑斓的食用菌菇、轰鸣运转的菌草饲料生产车间以及膘肥体健的满圈猪羊。

在示范中心,高高的巨菌草中间夹着的一条土路,被这里的技术专家自豪地称为“菌草大道”。记者一边冒雨走在“菌草大道”上,专家组组长林兴生一边向记者介绍说:“我们将菌草、菌菇、动物三种产业有机结合,打造了一个占地3公顷、集‘植物—菌物—动物’三物循环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和一块约10公顷的菌草草种繁育基地。”

走进示范中心的培育室,专门培育的彩色蘑菇像美丽的花儿一样绽放。为了让菌草技术帮助当地农民致富,示范中心的中国技术人员进行了很多探索。他们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用了不少立竿见影的“土办法”,很快种出了优质菌草,培育出了各种蘑菇,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惠。

“菌草中心项目的落地改变了斐济不能种植菌菇的历史,使种植蘑菇成为新兴致富产业。”2012年,斐济农业和水道部楠迪推广官阿特勒尼·乌伊纳卡洛与中国专家团队紧密合作,成为首批将菌草技术引入斐济的本地官员。“菌草技术改变了斐济的农业发展局面。菌草不仅可以培育出高品质的食药用菌,还可作为优质饲料,带动畜牧业的发展,是斐济人民脱贫致富的‘金钥匙’。”她说。

“6年前,我在报纸上偶然看到一篇关于用菌草培育蘑菇的文章,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时认为这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高收益产业。”阿什米尔·钱德曾是一名计算机网络维护工程师,为了尽快掌握菌草种植技术,他主动来到项目地进行培训学习。1年后,在中国专家和当地农业部门的帮助下,他用一个集装箱开始了蘑菇种植事业。

阿什米尔·钱德巧妙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到菌菇生产中。他在集装箱内创造了一个智能化的微气候环境。通过安装空调、加湿器和通风系统,阿什米尔·钱德成功地模拟出了蘑菇生长的最佳条件。他还改装了一台水泥搅拌机,将菌草拌料的效率提高1倍以上,充分保障了菌菇肥料的供应。“我的集装箱蘑菇房每月能产出价值1500至2000美元的蘑菇。未来如果扩大规模,收益将会更加可观。”阿什米尔·钱德满怀信心地说。

在中国专家的悉心指导下,斐济民众逐渐掌握了培育平菇、灵芝、鸡枞等7种食用菌的技术,收入也显著提升。“普通农户仅需利用房前屋后的10平方米闲置土地培育菌草平菇,一年种四茬,便可收获近1200公斤的菌菇,总收入预计可达2万斐济元(1斐济元约合3元人民币),远远超过当地农民的年均收入。”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专家苏日柏说。

如今,随着菌草技术合作在斐济如火如荼地开展,已有超过600户农民加入到菌草种植的行列中,种植面积超过500公顷。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已成为太平洋岛国发展菌草产业的重要示范基地,越来越多的像阿什米尔·钱德这样的农户通过菌菇种植发家致富,他们由衷感谢来自中国的“致富菇”“幸福草”。

菌草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治理土地盐碱化的‘良方’”

淅淅沥沥的雨中,“菌草大道”两边的巨菌草生长旺盛,高已过人。林兴生说,它们还会接着长高

林兴生为斐济农户检测种植菌草盐碱地的土壤含盐量。白元琪摄

斐济境内水系发达,瑞瓦河、锡加托卡河等河流是其重要的水利资源,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我们因水而兴,却也因水而忧。”原斐济农业部推广司司长圣·库马,如今在楠迪市郊经营着一个约1公顷的农场。“我的农地毗邻楠迪河,每逢雨季,奔腾的河水裹挟着泥沙,不断蚕食着河岸。眼睁睁看着辛苦种植的作物被河水连根卷走,那种心痛难以言表!”

河岸侵蚀已成为斐济沿河地区的一大顽疾。大量肥沃土壤不断流失,不仅使得土地资源日益贫瘠,加剧了水土流失问题,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政府每年投入巨额资金治理河道,但收效甚微。”圣·库马说。

在一次技术培训会上,圣·库马了解到巨菌草根系发达,具有固土护坡的显著优势。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在农场河岸边种植了这一菌草品种。“它们像一张张密网,将肥沃的土壤牢牢锁住。”如今,郁郁葱葱的巨菌草成排扎根在河岸上,有效阻止了河岸滑坡。

“巨菌草还带来了额外的经济效益!”圣·库马指着岸边成熟的芒果树向记者表示,“巨菌草改善过的土壤非常适合水果种植,这些果实除了满足自家需求之余,还销往多个市场。菌草和果树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我建议政府大力推广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双赢。”

据统计,种植巨菌草的土地,其土壤流失率比玉米地减少了97.05%至98.9%,水量流失率也下降约80.0%至90.9%。苏日柏表示:“巨菌草在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发展中潜力巨大。发达的根系使其成为防治水土流失的‘天然屏障’,同时也是治理土地盐碱化的‘良方’。”

“我们这里紧靠海边,土地盐碱化严重,甚至能从刚割下的草茎中尝到咸味。”佩尼·提科伊维瓦是一家国际酒店集团的娱乐项目经理,管理着十多匹马。“几年前,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马匹饲料需求,我曾多次尝试种植牧草,但由于土壤盐碱化严重,屡遭失败。无奈之下,我只好向菌草中心寻求帮助。”

“经过检测,我们发现这片土地的土壤含盐量高达1.9%,平均值也有1.67%。于是,我们选育了耐盐性强的巨菌草品种,并进行定点试种。经过4个月的生长,土壤盐分含量大幅下降,降到了0.3%左右。”林兴生说道。

“自从马儿吃了菌草,变得膘肥体壮,充满活力。而我经营的骑马体验项目也越来越受欢迎。”佩尼·提科伊维瓦送别记者时,手里捧着一大串香蕉,笑得合不拢嘴。“这片以前寸草不生的盐碱地,现在变成了绿油油的田地,可以种各种蔬菜水果了。我打算用菌草做肥料,种出来的香蕉肯定又大又甜!”

为太平洋岛国菌草发展培育更多骨干人才

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这个被农田环绕的普通院落内,其实别有天地。如今,这里具备生产科研、加工推广、培训示范、科技教育等功能,可以完成菌草育种、种植、加工、生产、储存、包装、灭菌等各环节。

记者跟随示范中心的技术专家走进中心旁的一片试验林,雨水不时透过阔大的树叶滴落到记者身上,打湿了衣服,林下更显闷热,没走几步便大汗淋漓。拨开飞舞的蚊蝇,掀起覆盖在菌草大棚上的薄膜,可以看到菌包上,蘑菇正长得茁壮。这片蘑菇地,也正是示范中心培训技能人才的重要场地。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推进,“幸福草”不仅走进了斐济的千门万户,还帮助一大批本土才俊成长为菌草事业的中坚力量,为当地农业现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斐济虽然也有野生菌菇,但大规模的商业化种植却是一片空白。”瓦图莱鲁学院是中国—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示范中心在当地的合作示范基地,该学院职业中心负责人普瑞文·钱德介绍说,如何让当地民众了解、接受并推广菌草技术,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们最初采取了‘先尝后种’的方案,将新鲜采摘的菌菇免费分发给学员,并邀请厨师制作各种美味的菌菇菜肴,让大家亲身感受菌菇的美味与营养。”

经过几年的发展,菌草技术在斐济声名鹊起,菌菇市场也日益扩大。“如今,每当我们基地进入菌菇收获季,第一批顾客往往是我们的学员。他们不仅踊跃购买,还积极向亲友推荐。这种良性循环,为菌草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普瑞文·钱德告诉记者。

在示范中心,一条年产300吨的菌草菇生产线引起记者的注意:自动搅拌机、装袋机、锅炉和真空高压灭菌锅、无菌接种线、环境自动控制的培养和出菇系统……先进的菌草技术设备应有尽有。走进车间里,机器声隆隆,几名斐济本地工人正把一丛丛菌草送入机器里粉碎,随后搅拌、装袋……一气呵成。

中斐菌草合作生动诠释了中国“授人以渔”的宽广胸怀。截至目前,已在斐济成功举办了50多期培训班,培养了2700多名本土菌草技术人才。项目组的专家们还经常深入偏远崎岖地区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指导。一大批学员通过实践,掌握了菌草拌料、菌草菇烹饪、覆土栽培平菇等一系列技能。“我们还为斐济当地1000多名中小学生开设了生动的‘菌草课堂’,激发他们对菌草创新成果的兴趣。同时,我们选派了77名斐济人员赴华进一步学习深造。我们还举办了首期太平洋岛国菌草技术培训班,为11个太平洋岛国培养了34名技术骨干人才。”林兴生说。

普瑞文·钱德就是其中一员。他曾在中国学习先进的菌草技术,并与中国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回国后,他在学校成功搭建了斐济首个42米长的菌草育苗室。“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帮助我在斐济快速推进菌草项目。”普瑞文·钱德说,“未来,我们计划为每位学员提供一套蘑菇培育启动工具包,鼓励他们在自家后院开展小规模种植。在获得额外收入的同时,还能学以致用。”

中国驻斐济大使周剑表示,菌草是中国与发展中国家携手发展振兴的真实写照。作为“南南合作”的示范项目,菌草技术已在全球106个国家和地区应用推广,服务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13个目标,为许多国家脱贫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责编:温倩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