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普法园地 > 详情

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如何开展

诈骗类型复杂化 手法精准化 地域跨境化

2020年12月22日 14:55:43  來源:香港法治网

本报讯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总体形势严峻,且日益呈现技术对抗性强、诈骗手法翻新快、诈骗目标年轻化等新特点新趋势,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国务院对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高度重视,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明确要求。通信联络作为电信网络诈骗实施的重要环节,是防范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信息通信行业承担着行业源头治理和配合打击的重要使命。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的指导下,相关单位和企业紧跟反诈新形势新要求,不断创新思路举措,纵深推进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迈向新台阶。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研究报告(2020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效果。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置诈骗呼叫2.3亿次、诈骗短信13亿余条,其中诈骗呼叫处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去年增长10.9%;处置涉诈互联网账号103万个,环比增长36%;联合公安机关累计研判处置涉诈域名2.5万个,对诈骗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域名的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切实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渠道多样手法翻新快 防范治理形势严峻复杂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线办公、居家上课、网络购物等成为重要的工作学习及生活方式,诈骗分子趁机扩大用户接触面,更新升级诈骗手法、套路,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呈现明显上升态势。

《报告》统计显示,诈骗呼叫处置数量环比增加,今年以来,各地通信管理局及基础电信企业累计处置诈骗呼叫2.3亿次、诈骗短信13亿余条,其中诈骗呼叫处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较去年增长10.9%。关停的涉诈互联网账号增多,腾讯、阿里巴巴、字节跳动等重点互联网企业关停涉诈互联网账号103万个,环比增长36%。境外接入涉诈域名的占比居高不下,中国信通院联合公安机关累计研判处置涉诈域名2.5万个,从IP接入地情况看,绝大多数为中国大陆以外地区接入,占比超过95%。受理的用户举报数量明显增加,今年以来,累计受理用户举报15.2万件次,其中诈骗电话用户举报8.5万件次,环比上升88.9%;诈骗短信用户举报4055件次,环比下降56.1%,网络诈骗用户举报6.4万件次,环比上升14%。交易类、贷款类诈骗多发,今年以来,交易类、贷款类诈骗在全部诈骗类型中的占比分别达40%30%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防范治理形势严峻复杂。从诈骗实施的角度看,诈骗分子在重点治理地区仍然相对集中,诈骗实施渠道更加多样,诈骗技术链条不断完善;从受害用户的角度看,被骗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且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从防范治理的角度看,随着各项工作措施的不断深入,防范治理能力持续提升,行业治理生态日趋成熟。

大数据治理联防联控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取得成效

《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顶层统筹,持续完善综合治理体系。201959日,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2019年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重点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等部署文件,明确落实互联网企业责任、强化重点地区治理、加大各类渠道管理力度、加强用户宣传引导等17项重点任务,从严压实行业防范治理责任。2020114日,全国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经过一年的专项治理,我国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20201011日,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

与时俱进,开启大数据治理新阶段。一是在重点地区开展大数据治理。2019年,工信部督促指导电信企业强化技术能力建设,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漫游到重点治理地区的诈骗电话号码及时依法依规处置。二是运用大数据构建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长效机制。20207月,工信部印发《关于运用大数据推进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长效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围绕技术平台、监管能力、工作机制,提出充分运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信息通信行业反诈大数据技术手段。

立法先行,充分发挥法律威慑作用。明晰帮信罪的处罚准则。201910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帮信罪的定义、范围与惩处方式等内容。

关口前移,不断强化重点地区治理。增强重点地区技术防范能力。工信部出台部署文件,组织北京、广东、云南等地通信管理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主动从事后处置为主加快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并重转变,开展重点地区的专项治理工作。

协同联动,打造联防联控新局面。建立跨部门、跨行业的治理协同工作机制,建设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人民银行会同工信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建立涉诈线索联合研判、协同处置机制,截至目前,已联合研判与处置涉诈域名2万多个。此外,积极利用各种媒介,宣传电信网络诈骗防范常识,提升民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精准诈骗跨地区诈骗活跃 电信网络诈骗治理面临新挑战

诈骗类型复杂化、诈骗手法精准化、诈骗地域跨境化,诈骗周期延长化、诈骗设备智能化、诈骗产业链成熟化。《报告》在总结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治理的新形势时指出。

互联网诈骗手法不断翻新、模式持续升级。当前,伴随诈骗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用户防范意识的增强,诈骗分子进一步加大网络诈骗创新力度,诈骗手法套路持续翻新,且部分新手法生命周期较短,据中国信通院、任子行等单位监测统计,20201-10月累计出现260余种新诈骗手法。

诈骗治理技术对抗性日益增强。诈骗分子利用呼叫转换设备,通过远程控制、机卡分离方式拨打电话、收发短信,加大了技术监测与溯源查处的难度。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挖掘等新技术应用于诈骗实施,使通信联络手段更加智能化、低成本化、隐蔽化。

精准诈骗逐步成为主流模式。与广撒网、随机式的诈骗方式不同,精准诈骗更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因此其欺骗性、迷惑性进一步增强。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精准诈骗实施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推手。

重点地区、跨境电信网络诈骗越发活跃。重点地区诈骗治理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呈现向重点边境地区集聚的新趋势。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日益活跃,在我国持续高压打击和有效治理下,境内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空间明显压缩,诈骗分子进而开始走出国门,逐步向境外转移。

诈骗黑灰产业链更加专业化。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黑灰产业链和利益联合体,涉及个人信息的非法获取和提供,批量开办或贩卖手机卡、银行卡,伪基站设备、智能群呼设备、短信群发器的制造和销售,虚假网络平台的传播和维护等环节。

加强惩戒提升技术 全方位完善防范治理工作体系

面对新形势下电信网络诈骗治理工作的新挑战、新要求,《报告》对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提出建议:

从法律法规方面,加强立法,进一步强化诈骗治理的法制基础。推进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等专项立法的尽快出台,明确通信设备违规使用、个人信息窃取等涉及电信网络诈骗行为的惩处对象与范围。同时,加大执法及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惩戒力度。一方面,加快制定办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调查取证方法和规范指引。另一方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相关部门统一规范全国各地电信网络诈骗惩处标准。

在行业管理方面,转变治理思路,强化事前事中监管。针对互联网平台存在的个人信息过度采集等问题,要督促指导企业强化事前监管,规范业务流程。针对重点边境地区诈骗风险突出、境外涉诈网站监管难等问题,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域名注册服务机构等不同主体建立全网涉诈资源交叉核验机制。转变治理模式,推进构建大数据诈骗治理机制。制定基础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运用大数据治理诈骗的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推动企业形成运用大数据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能力。明晰涉诈数据定义范围,确定涉诈数据共享范畴,构建反诈大数据基础资源库。研究形成诈骗治理专项模式,进一步提高行业综合治理能力。

在技术手段方面,利用大数据深化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技术手段建设。一是强化诈骗信息挖掘研判能力,利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开展涉诈电信和互联网网络资源的关联分析。二是加快制定与完善反诈大数据技术标准,研制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标准体系架构。三是推进反诈大数据技术平台建设。

在社会共治方面,线上线下相结合,强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及短视频、微博、直播等新型媒体,多渠道、针对性宣传电信网络诈骗相关知识。针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重点受害群体,有的放矢开展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多种激励机制,努力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协调现有工作机制,加大协同力度,优化协调推进机制,构建公安、工信、金融等主要相关行业或部门深度协同参与的综合治理体系,推进成立反诈联盟。完善跨行业、跨部门信息通报和联合督导等工作机制。加大对诈骗行为的联合打击力度。此外,探索构建信用体系,深化治理成效。加深国际交流,构建国际合作协调机制。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