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據新華社報導,改革,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選擇;全面深化改革,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把準時代脈搏,昇華改革理念,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政治智慧推進改革,用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謀劃改革,引領復興征程上的中國巨輪劈波斬浪,奮勇前行。
定向——全面深化改革是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必然要求
江淮四月,生機盎然。
在全面深化改革進入第三個年頭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大包乾發源地安徽鳳陽小崗村考察調研,釋放出“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講常新”的強烈信號。
從黨的十八大提出深化改革開放,到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再到將全面深化改革納入“四個全面”戰略佈局,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對於全面深化改革的立場堅定不移、認識不斷深化。
全面深化改革是解決現實問題的根本途徑——
“如果說當年小崗村乃至全國面對的是如何解決吃飽飯這樣‘有沒有’的問題,那麼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中國,面對的則是發展起來以後‘好不好’的問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說。
30多年來,我們用改革的辦法解決了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同時,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
比如經過長期的經濟高速增長,資源環境和成本制約加大,動力轉換任務艱巨,社會的法治意識和誠信意識有待加強,經濟社會發展短板亟需補齊等等。
站在新的起點上,如何做到既破又立,實現從解決“有沒有”上升到解決“好不好”?這是一道時代課題。
改革由問題倒逼產生,又在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我們黨清醒地認識到,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從這個意義上講,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就是中國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改革思想。”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
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精彩一躍的必由之路——
回首30多年改革開放歷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給國家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給事業前進增添強大動力。中國正是沿著改革開放的強國之路華麗蝶變,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今天,曾經的“規劃圖”已經變為緊迫的“時間表”。
“跨過中等收入陷阱,如期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文章,仍然需要源頭活水,仍然需要澎湃動力,這就是全面深化改革。”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說。
全面深化改革是順應世界變革潮流的必然選擇——
縱觀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美國提出再工業化戰略、德國提出工業4.0戰略、日本強調“獨創力關係到國家興亡”、英國強調“人民的想像力是國家的最大資源”……
“變革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只有下好全面深化改革這步‘先手棋’,才能佔領先機、贏得主動。”辛鳴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以開闊的視野和精准的判斷,把改革方略推向新高度,把改革開放引入新境界。
這是新的革命,這是新的長征。
“全面深化改革,是在我國發展進入轉型期的重要歷史關頭,全面考量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現階段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認真總結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和最新實踐,經過充分調研、深思熟慮提出來的,在理論上是一個科學思想,在實踐上是一個科學決策。”李君如說。
佈局——全面深化改革是改革理念的“升級版”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形成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作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決定、五中全會提出“十三五”規劃建議後,中央又把兩次全會提出的改革任務,納入改革“總台賬”。
一系列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完善了全面深化改革思想體系,彰顯黨中央的戰略思維、全局觀念和重點論。
明確一個目標——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這個總目標的核心之一,就是為治理國家構建現代化的制度模式,處理好國家、市場、社會和公民之間的關係,破除權力缺乏有效制約的體制機制弊端,破解利益固化藩籬。”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韓慶祥說。
為此,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求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上做出一篇好文章來。”李君如說。
抓住一個關鍵——
全面深化改革,關鍵字是“全面”。
“改革進入深水區,牽一發動全身。”中國人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陶文昭指出,如果各領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牽扯,改革就很難推進下去,即使勉強推進,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改革開放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堅持全面改革,在各項改革協同配合中推進”;
“要解決我們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僅僅依靠單個領域、單個層次的改革難以奏效,必須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增強各項改革的關聯性、系統性、協同性”;
“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領域改革和黨的建設改革緊密聯繫、相互交融,任何一個領域的改革都會牽動其他領域”;
……
李君如注意到,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革的系列重要講話中,“全面”“綜合”“統籌”“全方位”是高頻詞。
“不是線性的而是把改革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部署和推進,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這是一個非常深刻的思想。”李君如說。
突出一個重點——
全面深化改革,並不是鬍子眉毛一把抓。
“黨中央在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時,有一個十分清醒的判斷,就是我國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各項工作的中心任務依然是經濟建設。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經濟體制改革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張立群說。
如果說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六個緊緊圍繞”構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車頭”,那麼經濟體制改革就是發揮牽引作用的“主軸”。
“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陶文昭指出,市場從“基礎性作用”到“決定性作用”,二字之變化背後是一次重大的理論創新。市場與政府關係的新定位,對中國改革無疑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在全面中突出重點,以抓重點引領全面,黨中央對改革的認識實現新的飛躍。
去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提出,要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3月,國務院批轉《關於2016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如果說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那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成為當前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
“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性’的改革、‘攻堅性’的改革、‘治本性’的改革、‘科學性’的改革。”韓慶祥認為,放在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歷史座標上,全面深化改革屬於改革理念的“升級版”。
路徑——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勇氣、智慧和力量
今年5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召開第二十四次會議,除審議通過若干改革方案外,還強調,要抓緊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方案落實,也要督責任落實。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歷次會議幾乎都要強調“落實”二字。
改革是涉險灘,是動乳酪,是啃骨頭。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大事,也是難事,既需要決心,也需要策略,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展現攻堅克難的堅強決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閉幕一個多月後,中央成立了由習近平總書記擔任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立足全局謀劃和推動改革,統籌協調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提出的改革舉措,一體部署、一體落實、一體督辦。
“這一重要組織措施,體現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強決心。”陶文昭說。
從強調“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到強調“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再到強調“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勇氣和決心,將改革向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深水區推進。
從開局之年的強勢起步,到關鍵之年的協同進擊,全面深化改革呈現出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拿出統籌協調的科學方法——
2015年11月9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在京召開,對我國自由貿易區建設做出頂層設計,也對群團改革進行試點安排。
“既通過頂層設計為改革明確方向,又通過試點探索為改革投石問路,這是富有中國智慧又符合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實踐論的改革方法,集中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智慧。”辛鳴說。
兩年多來,中央圍繞如何處理好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係、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係、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係、改革發展和穩定的關係等,做出一系列深入探索,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
激發推動改革的力量——
從強調領導幹部要“自覺服從改革大局、服務改革大局,勇於自我革命,敢於直面問題”,到要求領導幹部“理解改革要實,謀劃改革要實,落實改革也要實”,再到號召領導幹部著力提高“謀劃、推動、落實改革的能力”……兩年多來,中央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引領全面深化改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也是推動改革的力量源泉。
30多年改革開放,認識上的每一次突破,實踐上的每一次飛躍,都離不開人民群眾的參與和支持,都得益於人民群眾的智慧與膽識。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向更是始終鮮明體現著黨的根本宗旨,從提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到提出“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再到強調“盡可能多聽一聽基層和一線的聲音,盡可能多接觸第一手材料”……改革的共識不斷凝聚,推動力不斷增強。
“改革本身並不是目的,我們的改革只有一個指向,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而改革,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辛鳴說。
惟改革者強,惟創新者進。
在這個以改革為鮮明特徵的偉大時代,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億萬中國人民必將迸發出耀眼的聰明才智,激蕩起經濟社會發展的蓬勃動力,推動中國航船駛向復興的彼岸。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