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時政評論 > 详情

时事评论:唱歌之乐乐如何

2020年07月28日 16:42:21  來源:香港法治网

引子:台湾海军机校老同学们每周云会相聚的方式之一是大家凑在一起唱歌消遣,称之为“乐会”,每周一次,排在周五下午,历时90分钟。我很熟悉一首英译中《可爱的家庭》(Home ,SweetHome)的民歌,就套用歌词的格式写成一首:“可爱的乐会”歌,内容是:“我的乐会真可爱,老友同好聚一堂。欢乐歌声四处起,新歌旧曲都可唱。虽然不是男歌手,发声洪亮传四方,虽然不是女高音,曲调宛转绕栋梁。可爱的乐会啊,我不能忘记你,一切欢乐要共享。”不久前又有歌友建议,要创造一“乐会歌”,供大家聚会时同唱,我受命拟词,乃得此作:“爱乐云会真正好,独唱和声健身脑,每周定期来相聚,增进友谊不烦恼。”

唱歌和跳舞是万物之灵的人类所具备的一种最高尚的文化素质,可以“载歌载舞”去表现欢乐,友谊和庆贺。中国成语中也有不少是“歌”字开头传递了这一信息,例如有:歌舞升平,歌莺舞燕,歌声绕梁,歌功颂德等。当然,中国古代的大典不论是祭天祷告,皇室大庆,还是出兵征讨等,都会有奏乐的陪伴,以壮声色。乐器的选择和乐曲安排也有定规,有乐官行其事、施其职。

我个人从小就受到歌唱环境的熏陶。抗日战争时期全家入川,我在四川三台长大,当时各种抗日歌曲流行,大多朗朗上口,我也从大哥和大姐处学到他们平时哼唱的许多歌曲,70多年至今,念念不忘。其中最短的“北极熊”歌是:“我们要到北极去。虽然那边冰天又雪地,看白熊仍很有趣。”另一首我经常和凯年弟合唱的“救生船”,内容是:“救生船,少年号,风在吹。浪在飘,水手高叫,我不怕孤海大,我只愁救人少,向前快快摇。”

和爱乐云会朋友聚会的一大收获是,以往老歌的曲调不忘,而歌词则断断续续难以记全了。有了云会唱歌,就得把歌词和乐谱找到,在视频上和众人分享,我也就此掌握了歌词的全文,恢复了记忆,其中最让我得意的是“巷战歌”、“茶馆小调”和“八百壮士”歌等。

1947年,我考入天津南开中学高一就读,也立刻参加了学校的歌咏团,该团的团歌是:“我们是现时代的中坚,我们是南开的青年,发扬我南开精神,公能校训诚然。我们要努力用功不息,我们要高高兴兴玩,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里,要做个模范。”此歌在每次歌咏团练歌时于开始和结束时唱出。记得那时大家演唱的名歌有《黄河大合唱》,《我可爱的大中华》和《东北流亡三部曲》等。那时南开中学的课外活动项目很多,我参加了歌咏团和打垒球两项活动。南开同窗好友有数位联系至今,十分庆幸和难得。

在四川三台抗日战争时期我就读第五中山小学(东北大学附小)和国立十八中初中时,有一位十分要好的同学是杨福征,唱歌是他一生的热爱和偏好。他1954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转赴北京大学当助教,反右运动开始,他被错误打成右派,下放遥远农村,接受改造,受尽了苦头,灾难当前,他便以默唱和放声大唱自慰自勉,苦中作乐,舒展心情。后来他也写成了一篇长文,细数他心爱熟记的歌曲。引歌自娱的复杂心态和对歌曲的纯真挚爱。他以其文相赠,我珍藏至今。

1978年起,到2018年止,我先后在中国大陆长住约27年。有一段时间我住北京时灵机一动专门参加了一位钟先生声乐家(他拥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称)主持的声乐培训班,定时到班听讲,在他的指导下,试展歌喉,对唱歌的掌握就略有进步。但我也只是浅尝即止,没有决心专攻下去,要野心勃勃和不自量力的成为一位业余歌手。

再有,许多老歌,都是词句优美,音韵俱佳。而如今一些流行歌曲则是词不达意,曲不成调,流行一时可以,无法持久传世。

总之,人类的歌声真是十分美妙和花样百出的,有催眠曲慈母细哼,助婴儿入睡乡;有京剧歌剧演唱,乐供众人欣赏;有教会圣歌,指引会众方向;有战歌军歌激昂,激励奔赴疆场;有情歌爱曲婉转,引人遐思美想;有酒歌逢场助兴,偶而一醉何妨;有庆生歌曲奉献,亲友祝福响亮;有国歌庄严雄伟,令国人志气高涨。也许不时传来的鸟鸣正是鸟的歌声,配合人类的歌唱,为宇宙大地添加美声,安慰和欢畅。

正所谓:“唱歌之乐乐如何,美声悠扬真不错。独吟合唱听君便,人人参与莫错过。”

本报时事评论员臧英年简介

臧英年,教授,美籍华人,控烟义工,社会活动家。

1932年天津出生,四川省三台县长大。

1949年夏随家人赴台湾。1954年毕业于左营海军机械学校获得工学士学位,1962年服役海军期间曾担任何应钦将军侍从官兼译员出差欧美。1963年在海军退役(上尉军衔)。1964年就职台湾政治大学时获奖学金前往美国匹茨堡大学攻读公共行政和外交事务研究所一年。1967年赴美就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获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1976年获华盛顿大学高等教育博士候选人资格证书,后在美国西雅图社区学院和社会公益领域里从事心理辅导和诸多义务工作约40年。

1988年开始至2016年,每年在中国大陆长住约十一个月做公益活动和舆论工作。臧英年教授资历丰富,热心公益,长期致力于促进中美交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舆论报国和大陆控制烟害等公益活动。在美国曾担任华盛顿州美籍华人促进美中关系正常化组织主席,全美华人协会西雅图分会会长,西雅图重庆友好城市协会会长,主持西雅图钓鱼岛运动和参加美国国务院接待邓小平访美代表团工作。在大陆曾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办事处顾问,世卫组织烟草或健康合作中心顾问,兼职教学于数所大学,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节目时事评论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控烟公益活动专项基金负责人,北京市卫生局控烟项目高级顾问。

现任多家美国华文报纸的撰稿人,澳门法治报时事评论员。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