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時政評論 > 详情

俄专家:美国这是逼中俄联手

2021年03月07日 17:03:15  來源:环球时报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 5日报道,美国白宫官网在3日发布的《过渡国家安全战略指南》中,点名将俄罗斯和中国视为是对美国的威胁。这份文件认为,俄罗斯仍然坚定地希望增加其全球影响力,并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破坏稳定的作用。俄罗斯和中国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削弱美国的实力,阻止我们在全球范围内捍卫自己的利益和盟友的利益。

文件还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拥有经济、外交、军事和科技实力,能对稳定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重大挑战的国家。”

文件还提到了美国“与核武器构成的生存威胁作斗争”的计划。美国白宫对此解释说,“我们将阻止昂贵的军备竞赛,并恢复美国作为军备控制领域领导者的信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迅速决定与俄罗斯延长《第三阶段裁武条约》的原因。”美国还打算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确保美军仍然是“世界上训练有素、武器最先进的武装部队”。

文件还写道,面对“日益自信的”中国和俄罗斯带来的战略挑战,美国“将评估美国武装部队的结构、能力和规模,使之与这些挑战匹配,并与美国国会合作,不再重点关注那些不需要的旧平台和武器系统,以腾出资源投资先进技术和能力,这些技术和能力未来将决定我们在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的优势”。

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对美国《过渡国家安全战略指南》发表评论时称,当需要证明美国似乎应该团结的时候,“恐俄症就是可以提供帮助的一根魔杖”。她强调,“美国把那些在任何领域与其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视为敌人,遏制俄罗斯也是为了相同的目标和任务:不给我们国家在国际法、合法基础上平等竞争、平等获胜的机会。”

3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宣布,美国将在几个月后制定一项国防战略(NDS)。他强调,“美国不再打算通过武力推翻外国政权和进行军事干预来促进世界民主”,称这种战术行不通。布林肯承诺,美国现在将采取不同的行动,为其他国家“树立榜样”,以鼓励他们进行改革,废除“不好的法律”,打击腐败和消除不公正现象。

2月初,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凯瑟琳·希克斯指出,美方计划调整国防战略和核学说,称中国军队现代化和“破坏性的俄罗斯”是美国武装部队面临的特殊挑战。希克斯认为,重要的是有效遏制这些正在“扩充”其核武库的国家。

当前版本的《美国国防战略》是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初发布的。在这份文件中,俄罗斯和中国也被确定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前防长埃斯珀在2019年夏季强调,《美国国防战略》是一份“政策文件”,其中谈到了“大国竞争”。根据战略,五角大楼的目标是“遏制冲突,并在必要时在战场上争取胜利”。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军事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弗拉基米尔·巴丘克称,美国《过渡国家安全战略指南》证明美国新政府还在继续对抗俄中的路线,“根据这份文件,俄罗斯和中国是美国的主要对手,对抗这两国将成为美国新政府的主要外交政策任务”。

此外,他提请注意以下事实,即美国应保持其全球领导者地位的想法贯穿美国政府整个领导层。华盛顿此次表示,将避免卷入多年战争或尝试将其理解的民主模式强加给其他国家。但这一条款不太可能排除在短期军事行动中使用美国特种部队,或使用导弹部队和空军力量对美国地缘政治对手所在设施进行打击的可能性。

巴丘克指出,《过渡国家安全战略指南》还表明,美国不喜欢俄罗斯在高超音速技术和核现代化升级领域的领先地位,以及中国在这些领域所做的努力。美国明白自己不可能迅速弥补这一差距,因此暂时准备就限制新型武器系统开展对话。

俄罗斯专家认为,美国对俄罗斯和中国采取的方针,“为中俄相互靠近创造了最有利的条件”,“美国继续这条路线,将让俄罗斯和中国进一步发展合作,包括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

俄罗斯国际人道主义与政治研究所专家弗拉基米尔·布鲁特尔在接受RT采访时指出,“美国一直宣称俄罗斯和中国在破坏世界稳定,当然,这与现实不符,而对美国自己的破坏性行为保持沉默。”

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成员安东·莫罗佐夫称,“事实是,美国的整个外交政策,包括国家安全战略,都与其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美国要在整个世界占主导地位。他们没有放弃这一策略,正在尽一切可能将其意愿强加给所有国家,并希望控制全球的金融和经济局势。”

莫罗佐夫指出,俄罗斯和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因为正在提升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因此被美国视为竞争对手。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除夕夜深圳湾口岸24小时通关 【本报讯】由政务司司长领导的节庆安排跨部门工作小组今日(27日),就除夕及元旦期间的特别通关及相应公共交...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
警队招募日吸逾400人即场交表警察招募体验日反应热烈,上午收逾400份即场申请。图为参观者在仿真靶场体验雷射射击。(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