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政府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于下月底发表,在财赤情况下如何兼顾市民期望和短中期需要,挑战巨大。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日在网志中透露,今年预算案主要把握两大方向:一方面坚持审慎理财,应使则使;另一方面保留一定的财政实力,应付已知和未知的各种风险和需求。的确,应对疫情必须加大纾困力度,而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更需要有魄力的大手笔投入。
基本法为特区政府定下“量入为出”、“审慎理财”的财政纪律。但在新冠疫情持续两年的情况下,政府有必要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纾解各行各业的压力。政府至今已推出五轮抗疫基金,涉资逾3000亿元,涵盖各行各业各阶层。这些举措对于维护香港的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方向十分正确。而基于疫情仍在肆虐,今年预算案同样“唔悭得”,一些政府税费的宽免、有针对性的资助,“应使得使”。
但在具体落实纾困方面,政府可以有更积极的思维。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预算案向每位合资格市民派发5000元电子消费券,受到了广泛好评。事实也证明,这对推动经济尤其是零售市道的复甦作用不小,根据政府估算,消费券对香港GDP有0.7%的提振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于提升香港电子支付的普及率、推动新经济发展,意义非凡。财政政策贵在连续性,切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更何况,电子支付是未来数码经济的“必备基建”,本港电子支付在使用模式及应用程度上需进一步深化。因此,今年应考虑继续派发电子消费券,当然具体金额可以作出调整。
展望新一年,香港仍将面对严峻挑战,除了新冠疫情未了这个最大、最困扰的变量,外围加息风险、通胀升温、资金流逆转及资产价格变动等,都是不确定因素,香港作为细小经济体,需要有足够财政实力,才能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也只有在财政安全的环境下,经济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但香港不能只顾及眼前,更需要投资未来。
国家“十四五”规划,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纲要、“前海方案”等,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在这些政策之下,香港的发展空间变大,产业提升动力增强,青年人也有了更宽广的发展平台。难能可贵的是,如今香港各界已充分意识到未来发展机遇所在,唯盼特区政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例如应透过“政策搭桥”,让各界能更快更好地抓住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加大吸引人才力度方面,需要拿出更多更具体的“破格”方案。
利民纾困不能少,投资长远更不能手软,所有这些都需要钱。所幸香港去年经济增长达6.4%,各项收入增加,财赤压力可望得到纾缓。未来一年对香港发展至关重要,特区政府需要推出更有魄力的举措,开创美好未来。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