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法国大选第二轮投票落下帷幕,现任总统马克龙再度击败“老对手”勒庞,赢得了大选胜利,马克龙也成为近20年以来首位连任的法国总统。由于两位候选人在欧盟、对俄关系、经济、移民、养老金等方面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对立观点,这次大选也被看成是选民在“两个相互对峙的法国”中做出“历史性”选择。
这次法国大选表面上看是中间政党与极右翼政党之间的较量,但本质上是欧洲一体化和逆欧洲一体化、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之间的竞争。有西方媒体称,如果勒庞赢得第二轮选举,这不仅意味着法国第一次选出了女性总统,更意味着极右翼政党将前所未有地领导法国。舆论普遍认为,这一幕将带来堪比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的“政治地震”。因此在马克龙胜选以后,有法国媒体松了一口气称:“地震没有发生。”
“战略自主”是马克龙第一个任期的显眼标签。作为法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马克龙过去5年在内政中展现出稳健务实的风格,同时在外交上继承了法国独立自主的传统。他小心地与华盛顿保持距离,认为法国和欧盟不能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而应成为多极世界中的重要一极。他曾经直言不讳地批评北约已经“脑死亡”,并提出雄心勃勃的“重启欧洲”计划,还强调要实现不依赖美国的防务自主,不依赖他国的技术自主,不从属于美国的外交政策自主。应当说,对实现欧洲战略自主、国际关系再平衡,法国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这次法国大选之所以牵动世界,是因为当下欧洲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欧洲曾被戴高乐比作法国的“阿基米德杠杆”,是法国发挥大国作用的平台,但华盛顿正在成为影响它的最大因素。尽管拜登政府多次宣称“回归多边主义”,也反复表达修复欧美同盟关系的愿望,但这难以掩盖其“美国优先”的内核。美军从阿富汗撤退及“奥库斯”撕毁法澳之间的潜艇协议,让法国和欧盟深深见识到美国的自私与傲慢,而在俄乌冲突中,华盛顿又试图在俄乌的对峙和相互消耗中拖住欧洲,进而实现自己全方位渔利。
在这样的背景下,法国稳定住自己的角色非常重要。马克龙连任,至少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法国重大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实际上,欧洲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对作为欧盟“领头羊”、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法国的期待不仅限于此。自二战结束以来,法国数次在欧洲的紧要关头发挥出关键性的引领作用。对高举“回归戴高乐主义”大旗、追求欧盟战略自主的马克龙来说,今天的法国、欧洲以及世界既充满挑战和考验,也同样具备有所作为的开阔空间。
法国的文化特性中带有多元化、多边主义的基因,无论是冷战期间还是冷战后,独立外交路线都给法国带来过巨大的战略红利。上世纪60年代法国部分“退出北约”,又在西方大国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冷战结束以来,法国又是第一个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它还推动了欧盟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世界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的背景下,在维护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等方面,中法有很多相近的理念,双方加强合作对促进世界稳定、繁荣十分重要。
加强中法关系,与欧洲战略自主的大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祝贺马克龙总统再次当选,也期待在他的第二任期,中法关系继续向前,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责编:温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