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西藏日喀则定日县的6.8级地震牵动着全体中国人的心,也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俄罗斯总统普京、法国总统马克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日本首相石破茂等在内的国际政要纷纷对中方表达了慰问。目前救援搜救工作已转为灾民安置和灾后重建,相关工作仍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来自国内外社会的力量和爱心也在不断汇向灾区,让人们在不幸的灾难面前看到人道主义的温情一面。
这次地震在国际上广受关注,除了人道主义因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发生在中国多民族聚居地区西藏,西方一些人经常炮制所谓的“人权问题”。而观察这次地震的救援和重建,将有助于了解这些年在西藏究竟发生了什么,人权状况究竟如何。定日县位于“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脚下,平均海拔约5000米,冬季、高海拔、偏远地区等一系列因素都将加大救援难度。然而仅仅在地震发生10分钟后,救援飞机就已经出现在天空中,半小时不到地震中心区域就开始破拆救援,应急救援、消防救援、森林消防、公安干警、部队官兵等救援力量随即也在几个小时内先后赶到。一天不到的时间里,当地的网络、道路、供电逐渐恢复,受灾群众基本都住进了防寒保暖的帐篷或板房,能吃到热气腾腾的一日三餐。
任何对西藏没有偏见的人,都不难从中得出这样几个结论。一是救援行动的快速有序展开显示西藏的应急机制建设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在这背后实际上是西藏基础设施领域的进步在提供支撑;二是当地居民能在灾害发生后迅速得到必要救助,从侧面表明了西藏的物质条件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三是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无数志愿者、救援人员和当地居民展现出了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汉族、藏族等各民族间不分彼此,也表明西藏的民族团结坚如磐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有着牢固的群众基础。这就是西藏的真实模样。
在定日县救灾的速度和效率,放到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这是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对西藏多年来倾注了巨大的关心,在人力、物力、财力、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的结果。如果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持续投入,如果西藏还处于历史上交通险阻、行路艰辛、货物运输全靠人背畜驮的状态,当无情的天灾猝然降临的时候,很难想象将会酿成什么样的后果。西藏从曾经极端落后的状况逐步走向现代化,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定日县虽然地处西南边陲,其发展却始终与整个国家的脉络紧紧联系在一起。如果可以,我们希望永远不要由灾难来验证西藏的发展,事实上也根本不需要。只要到西藏走一走,看一看,都能感受到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建设中,西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前尼泊尔驻华大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就曾感慨西藏的现代化发展,认为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实现高原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对尼泊尔这样的国家也具有借鉴意义。这一次,虽然天灾在雪域高原撕出了一道伤口,但整个国家都在倾力疗愈它。祖国是能让每一个受灾个体都感到安心的依靠。这是对人权的最好诠释。
在中国社交平台上,“守望相助日喀则”的话题热度居高不下,它是全国人民的心声,也是行动。对一线救援人员来说,前方仍有硬仗要打,灾后重建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最终这里的一切一定会重新好起来,这样的预期在中国社会是高度一致的,而那些试图强加给西藏的“西方人权滤镜”,也终将在事实面前变得千疮百孔,最终彻底破裂。
责编:温倩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