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据央视网报道,重大科技工程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项工程科技创新,可以催生一个产业,可以影响乃至改变世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将启动多个国家级重大工程,打造一批“大国重器”,在彰显国力的同时,带动产业、惠及民生。
这几天,备战新任务的航天员正在紧张训练。按照计划,今年将有两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一号飞船”,完成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交会对接,在轨驻留时间将突破30天。已经两次进入太空的聂海胜明白,这将是对我国航天员和空间技术的全面挑战。
正是为了打造一套保证航天员生命健康的系统,专门负责此项研究的董文平最近很忙。他负责的这个系统能否长期稳定运行,将成为中国建设空间站的关键之一。
中国航天员中心环控生保研究室主任董文平:“它的主要任务是解决这个空间里的人如何生存的问题。实际上环控生保随着驻留时间的变长,人数的变化和增多,技术难度越来越高,像美俄是用了几十年才突破。”
除了验证未来空间站的关键技术,今年“天宫二号”还将开展涉及9个领域的14项空间应用实验项目,成为我国有史以来应用任务最多的载人航天器,更代表着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重大变革。
“十二五”期间,包括载人航天在内,我国完成了86次航天发射,任务密度史无前例,而97.7%的发射成功率,更是世界领先。彰显国力的同时,航天技术正在以1比14的投入产出比,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重大工程,引领创新,在推动国家进步的同时,更为老百姓带来新的福祉。过去五年,我国核能领域快速发展,而事实上这种能量巨大的清洁能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电力,甚至还能为人类战胜癌症提供新的手段。
在科技部“国家支撑计划”的支持下,这台中子照射器已经成功完成多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治疗。“十三五”期间,这一技术还将推广到更多癌症的临床治疗中。
正是在一个个这样的重大工程引领下,刚刚过去的2015年,以航天技术为代表的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2%,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1个百分点。而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我国还将迎来新一批重大工程的收获期。
今年,中国的大型运输机将完成试飞,批量交付。代表着中国人大飞机梦想的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完成首飞。
今年,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将在新发射场进行首次飞行试验。
今年,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FAST将完成建设,未来这里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