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與莫迪(資料圖片)
【本報訊】據新華社報導,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正對美國展開他就任兩年以來的第四次訪問。
美印並非正式盟友,兩國首腦近年卻如此頻密接觸,引發國際輿論關注:莫迪與美國的交情有多深?他此次訪美又有哪些盤算?
【“政治復興最後一步”】
莫迪當地時間6日抵達美國,定於7日在白宮與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會面。
算起來,這是莫迪2014年5月就任印度總理以來第四次訪美、第七次與奧巴馬會面。按照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印度專家阿什利·特利斯的話說,這樣的會面頻率,對於並非正式盟友的美印兩國而言,“令人印象深刻”。
讓莫迪尤其感到風光的是,他此行不僅受到奧巴馬所謂“美國最密切國際盟友的禮遇”,還獲得在美國國會對參眾兩院議員發表演講的機會。儘管此前已有4名印度總理享此“殊榮”,但鑒於美國國會曾指責莫迪未能妥善處理古吉拉特邦宗教騷亂並因此拒絕向他發放入境簽證,莫迪這次應眾議院議長保羅·瑞安邀請在國會演講被視為具有特殊意義。
按照印度一家媒體的評論,這“標誌著莫迪完成在美國政治復興的最後一步”。
不過,不知是否巧合,美國國會定於莫迪與奧巴馬會見當天就印度人權狀況舉行聽證會。參議員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鮑勃·科克則提前放出口風,承諾將就人權等方面當面向莫迪提問。
美國真的已經不計較莫迪的過去了嗎?或許還是印度一家媒體編輯說得實在:“不是美國人忘記了莫迪的過去,而是他們不能忽視印度的現在。”
【奧巴馬“成功”,新德里“謹慎”】
“印度的現在”對美國而言,既在經濟層面意味著一個富有潛力的市場,也在戰略層面代表著亞洲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正因為如此,美國近年來與印度改善並進一步發展關係,被視為奧巴馬“外交政策的成功”。
不過,面對美國的“拉攏”,印度人更加喜歡談論的是戰略自治。按照路透社的說法,由於被殖民的歷史和後來數十年堅持不結盟的外交立場,新德里“對擁抱美國態度謹慎”。
在印度一家防務資訊網站的創始人尼廷·戈卡萊看來,印度與美國的關係“既不是戰略合作夥伴,也不是同盟”。
“這可能是一種長遠安排,”戈卡萊說,“但稱之為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還為時過早。”
【“鞏固成果”之旅】
莫迪在奧巴馬任期只剩7個月時再度訪美,於奧巴馬而言,或許有助充實其“外交遺產”;從莫迪的角度來說,則意在鞏固成果,尋求兩國關係發展新動力。印度和美國媒體報導,莫迪此行包含而不僅限於以下幾項任務:
推銷印度。這是號稱“印度頭號推銷員”的莫迪每次海外之行都會著力的一點。此次訪美,莫迪預計將利用在美國國會講話之機,提升印度國際形象。
吸引投資。莫迪每次訪美都把吸引外資作為重點,積極參加各種與美國商界高層人士的會見活動。據報導,包括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在內的多名美國高科技企業高管都在期待莫迪此行帶去更多關於放寬外來投資限制的政策。
尋求加入核俱樂部。印度1974年5月進行了首次核子試驗,並一直拒絕簽署《核不擴散條約》,被視為實際上的核武器國家。但美印2005年達成的民用核協議相當於美國認可了印度的核地位,自此印度一直試圖取得核供應俱樂部成員資格,以獲得民用核技術。外媒分析,莫迪此行到訪多國,主要目的之一在於為此爭取支持。不過,奧巴馬雖已表態支持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但在美國國會和國內輿論遭遇反對。
加強防務合作。印度渴望獲取更多美國國防尖端技術,莫迪上臺以來大力推動與美國建立防務戰略夥伴關係。美國國防部長阿什頓·卡特今年4月訪印時,雙方原則上同意共用軍事後勤基地。印度不少分析人士期待,莫迪此行與美國最終敲定與此相關的《後勤保障協議》。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