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国际瞭望 > 详情

社評:當美日地緣政治出擊讓人目不暇接時

2016年08月31日 10:40:11  來源:環球時報

【本報訊】據據共同社30日報道,日本政府29日開始進行協調,計畫在“北方四島”領土問題未有進展的情況下先行開展對俄羅斯的綜合性經濟合作。日本多年來一直堅持對俄經濟合作與解決領土問題掛鉤的立場,因而共同社的報導不啻為日本對俄政策的一個重要動向。

安倍晉三計畫出席今年9月2日起在俄羅斯遠東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屆時的日俄首腦會談將商討兩國間的8個經濟合作方案。

日本這樣做很容易被看成它通過改善日俄關係向中國施加地緣政治壓力的“一石二鳥”之舉。

在中國的南邊,奧巴馬將在G20峰會之後出席在老撾舉行的東亞峰會,並同時訪問老撾。他將是第一位踏上老撾國土的美國在任總統,這被認為是他為其“亞太再平衡”戰略做離任前的最後一次努力。老撾同時與中國、越南保持良好關係,但該國領導人今年換屆之後,西方輿論一直在宣揚萬象變得進一步“親河內”的種種理由,並稱這會讓老撾進一步“靠近美國”。

此外,這兩天印度防長訪美並簽署兩國軍隊互相使用對方基地的協議,有美媒明確將此視為印度進一步倒向美日澳同盟的標誌性事件。

中國似乎在被美日越來越活躍的地緣政治出擊包圍。如果我們豎起耳朵,能夠聽到美日在中國周邊各種“小會”上的喊話或低語,它們很像是在挑撥離間,算計中國。

這樣的關注未必是多餘的,但中國顯然也不能陷進去,讓自身的核心關注被美日“牽了牛鼻子”。21世紀的地緣政治並非傳統“圍棋”,中國及美日“每落一子”的首要目的也並非都是要“包圍對方”。當代國際關係有很大的交叉性,多重意義之間常常有著複雜的關聯。對什麼都不敏感是“二百五”,太敏感了會“神經質”。

從中國自身的對外關係中可以看出外界過分解讀“地緣政治”的荒誕。比如中國領導人訪問古巴或墨西哥,是去“包圍美國”嗎?還有中國同拉美國家經濟合作發展很快,是去挖美國後院的牆腳嗎?在亞洲,中國對斯里蘭卡的投資不斷增加,這是我們與印度對弈的落子嗎?

我們相信美日存在對華搞地緣政治競爭的真實動力,它們這方面的意願比中國要強烈得多。但我們還應清楚,它們靠玩地緣政治是玩不倒中國的。這一是因為中國太大,二是因為它們投入的力量遠遠不足,它們編織的防範中國的網路產生不了“絞殺力”,它很大程度上起到的是自我安慰“壯聲勢”的作用,安能讓中國“窒息”。

總體看,相對於中國的實力來說,美日在中國周邊的很多部署都相當於在巨龍面前布下蜘蛛網。緬甸是美日重點拉攏的中國周邊國家,昂山素季剛剛訪問了中國,中緬關係在逆著美日的願望“回擺”。

中國與美日近年“最硬的一仗”大概要算南海仲裁案了,仲裁案帶來的損失與中國島礁建設形成的戰略所得相互抵消後,中國最後得到的是正分,這個判斷恐怕大多數人都會同意。

中國剛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對做大國是什麼情形不是很熟悉,一時間蜂擁而至的各方反應讓人眼花繚亂。我們的判斷力尚需不斷成熟,在我們拿不太准的時候,看什麼給我們帶來了實際利益或損害,什麼帶來的僅僅是“面子”的損益,這應是我們最保險和可靠的尺子。

中國要發展現代國防,同時一定要長期保持經濟活力,此外還要不斷拓展視野和胸懷,我們作為大國才能走好走穩。俄羅斯軍力強但經濟弱,它的優勢和弱點都是如此突出。中國軍力要強大到足以讓我們對任何外部軍事壓力都不在乎的程度。中國經濟保持長期繁榮以及總規模趕超美國的態勢,能夠對各國保持持久的吸引力,為中國綜合力量轉化為日常優勢提供基礎。

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永遠是中國的第一要務,這點在亞太地緣政治喧囂的時候我們尤其不能忘記。

  • 相關新聞
  • 發表評論
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觀點

正在加载评论……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
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本报讯】11月5日,2024第二届博鳌国际地理标志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地标大会”)在海南博鳌如期召开。本届大...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大湾区再现“双向奔赴”热潮 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国庆节期间全国口岸港澳台居民出入境人员达449.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 港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