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记者 林熹)香港小区组织协会与儿童权利关注会昨日指出,第五波新冠疫情下已有21万名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确诊染疫,占有关年龄组别20.2%,而调查显示近八成确诊的基层儿童也出现“长新冠”后遗症,当中半数有“脑雾”情况影响记忆力和注意力,其次感到极度疲劳和失眠等,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惟特区政府并无政策或支持服务协助曾确诊的儿童,故促请政府制定对应政策,包括除现有的中医服务外,应设立“长新冠诊所”专责处理长新冠的复康者,并为有关学童提供治疗津贴和安排接受治疗。
当中半数有“脑雾”
社协等团体今年8月至9月以问卷调查访问120名曾确诊新冠肺炎疫症的基层学童及其家长,结果显示77.5%出现“长新冠”问题,50.8%受访儿童普遍有一至三项症状,更有三成半有四项或以上的后遗症,而最多儿童面对的后遗症(50.8%)是“脑雾”,即记忆力和注意力受影响,其次是极度疲劳(31.7%)、失眠(28.3%)、极度疲倦(26.7%)、食欲不振(25.8%)、咳嗽(23.3%)等。不过,71.7%受访儿童表示没有尝试问诊是否“长新冠”,而症状持续影响曾确诊儿童学习和日常生活。
◆施丽珊(前排左五)建议制订全面“长新冠”应对政策。 香港文汇报记者万霜灵 摄
就读小学六年级的吴同学表示,自己确诊至今逾半年,背单词需花两至三天记忆,考试时仍未能完全记住,仅一天就几乎全部忘记,试过考试分数更由确诊前的80分跌至60分。就读中学一年级的Peter今年2月确诊,他至今也经常感到疲劳,在课堂上会睡着,以往能短时记忆课本内容,惟现时抄写和朗读多次也记不住全部内容,且因曾确诊而令同学疏远自己,令他感到孤独。
社协倡制订全面“长新冠”对策
香港小区组织协会副主任施丽珊表示,特区政府一直着眼于防疫抗疫,对治疗新冠肺炎及后遗症关注度不足,故建议制订全面“长新冠”应对政策,评估全港受“长新冠”影响的人口、医疗特征和治疗需要等,并提高公众对“长新冠”的认知,以及设立“长新冠诊所”,解决“长新冠”学童和其他患者预约看病难问题,并聘请专业有治疗经验医生,保证对学童的医疗支持,期望施政报告提出相关措施。
社协并提出要评估全港曾确诊的学童学习和生活需要,并善用私营医疗服务人力资源,为“长新冠”学童提供治疗津贴,安排包括中医和西医方面的治疗,另外提供额外功课辅导和课后学习支持,以及设立专门服务计划,支持有关学童的身心发展,并持续地监察新冠康复学童的健康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课程,以配合学童的学习需要。
专家:BA.2.75有免疫逃逸令人担忧
(香港文汇报记者 文森)医院管理局行政总裁高拔升昨日表示,部分海外地区出现新型变异病毒株BA.2.75的比例,已超过BA.5成为主流,虽然两种病毒株引致的危重个案相若,而本港输入的BA.2.75个案比例暂时不多,但该病毒有免疫逃逸情况,加上流感双重夹击,情况令人担忧,但会否对公营医疗系统造成极大压力,甚至影响进一步放宽入境检疫,则仍要视乎多个因素。而现时公立医院非紧急服务已恢复至八成,未能百分百恢复则与疫情无关,而是医护人手流失严重,故会尽快补充人手。
高拔升昨日在电视节目上指出,本港卫生署暂时发现到数宗BA.2.75个案,比例暂时不多,而根据有限的海外数据显示,其重症比例跟本港现时流行的BA.5相若,近日入院人数虽有微升,但跟输入个案无关,惟仍不能松懈,“邻近地区很多时有新变异病毒株,(确诊个案)占的比例愈来愈高时,需要住院人数亦会有增加,或者确诊个案高了,是会受多个因素影响。”
冬季流感高峰期将至,高拔升表示本港过去两年未有大规模感染流感情况,市民今年流感抵强力或会较差,医管局根据过往应变经验显示,流感高峰会在1月至3月出现,求诊个案在农历年后增多,并持续至复活节,面对新冠及流感双重夹击,对公立医院服务的影响要视乎疫苗接种率和防疫措施,以及是否及时求医和用药等多个因素,希望冬季前可进一步提升疫苗接种率。
医护流失严重 需时招聘填补
他表示,若单纯参考疫情前冬季流感高峰期,非紧急服务影响不大,目前公院已恢复约八成非紧急服务,但未能做到百分百,他指出这跟疫情无关,而是受近年医护人手流失影响,尤其麻醉科医生和手术室护士流失严重,需时招聘填补。
他说,内地医护早前来港支持抗疫,对病人和本地医护均有得益,希望透过医管局与大湾区医护的交流计划,两地医护继续交流,互补不足。
近半受访家长未让子女打疫苗
(香港文汇报记者 文森)香港疫情虽然稳定,但“一老一幼”接种率仍不足,而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调查发现,近半受访家长未让子女打针,而学会另一项调查则显示,仅6%受访巿民有打第四针疫苗,该会强调疫苗效用持续约半年就下降,面对Omicron变异病毒株BA.2.75.2更具传播性及有抗药性,合资格人士应适时接种额外加强剂,家长亦应尽快安排子女接种疫苗,预防秋冬爆发危机。
学会上月至本月初以网上问卷形式访问147名家长,结果发现47%受访家长没有或不让子女接种新冠疫苗,有近半数受访家长表示担心疫苗副作用大,以及或无法预防感染等,学会认为情况值得关注。
特区政府早前建议50岁或以上人士、长期病患、免疫力弱市民可选择接种第四针疫苗,而学会亦访问了506名巿民,近74%已接种三剂疫苗,惟仅有6%有打第四针。大部分未打第四针的受访者认为三针已有足够保护力,其次则认为打针亦未能复常,亦有人承认出现“抗疫疲劳”。
学会会长崔俊明昨日指出,新冠疫苗效力随时间下降,“去到十一二月,抗体水平才刚过六个月,风险会回升,已打三针都无事,不如打埋第四针。”他并指出,儿童及青少年不幸染疫后症状平均持续8.2个月,家长亦应尽快安排子女接种疫苗。
四针可抗新变种毒 吁及早接种
卫生防护中心早前表示要留意新变种病毒株BA.2.75。崔俊明指BA.2.75更具传播性,其中BA.2.75.2 对本港现时使用的口服及针剂药物具高度抗药性,估计BA.2.75日后或取代BA.5成为主流病毒,“要预防BA.2.75.2,第一是戴口罩,第二是打加强剂(第三针)及额外加强剂(第四针)。”根据德国一个小型研究,打齐四针现有疫苗,产生的抗体仍可抵御BA.2.75.2。学会认为疫情有机会再在冬季出现爆发,呼吁及早打针。
责编:陈楚发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