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聞》10月10日文章,原題:便利店為生存而聚焦中國
國內市場飽和後,日本的便利店運營商如今紛紛跑到中國各地開店,這(股風潮)正成為一場生存之戰。日本羅森株式會社已將其在華門店數量增至3年前的兩倍,超過5000家。9月28日,它在廣州開設當地第一家門店,面積超過100平方米,開業當天店內擠滿二三十歲的年輕顧客(如圖)。一名在附近上班的20來歲女性拿起一個售價3.9元的日式飯團,用智能手機拍攝後上傳至社交媒體。
截至今年8月底,羅森已在中國15個省市開辦5235家門店,而2020年時還不到3000家。業內人士吉田良平解釋了這種增長背後的因素,「配送中心、便當工廠和其他設施組成的網路以及基於資訊技術的系統都已到位。這令更多日企在華開辦經營門店」。
另一因素與中國的人均便利店數量相對較少有關。2021年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中國每7033人才有一家便利店,僅相當於日本密度的1/3。
中國政府決定重新評估便利店的作用也為運營商帶來更多動力。在嚴格的防疫政策下,為確保居民的食品和日用品供應,中國政府正加大力度鼓勵開辦新的便利店。中國商務部計畫到2022年讓全國品牌連鎖便利店門店總量達到30萬。
日本其他大型連鎖店也紛紛進入中國市場。日本最大便利店運營商7-11尤其重視中國市場。2004年日本全家連鎖便利店開辦在中國的首家門店,截至今年8月其門店數量已達2702家。該公司正尋求進一步擴大在華業務,並將這個市場描述為「具有特殊重要意義」。
東麗經營研究所首席分析師永井知美解釋了中國市場的魅力,「這個市場具有吸引力,因為仍有供便利店開張的空間,且居民收入和生活水準都在提高。隨著與無人值守便利店和其他類型零售商之間的競爭逐漸升溫,未來挑戰在於如何使產品脫穎而出。」
(作者奧寺淳等,丁玎譯)
請先登錄再提交評論